1 / 22
文档名称:

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及开拓其市场的对策.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及开拓其市场的对策.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及开拓其市场的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序 1
一、中日文化渊源 1
(一)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沿革 1
(二)中日文化渗透 3
二、日本出境游及来华旅游现状 5
(一)日本出境游现状 5
(二)日本来华旅游现状 5
三、日本游客来华旅游文化动机分析 8
(一)参与佛教活动 11
(二)探究儒家文化 12
(三)体验茶道 13
(四)溯祖寻根 13
(五)追寻文字、书法 14
四、日本客源市场的开拓 15
(一)深度挖掘文化旅游产品 15
(二)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促销 20
(三)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教育 30
(四)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和设施 31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及开拓其市场的对策
摘要: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客源国之一,但近年来日本旅华市场有下降趋势,不容乐观。本文基于中国与日本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一文化背景,深入分析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并提出了进一步开拓日本客源市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文化日本游客来华旅游文化动机
Analyzing and searching the cultural motive which The e to China
for travelling
—— The think of further developping the market of e to China for travelling
Abstract : Japan has been our country biggest source of tourists country, but the recent years Japan travel China market had the declining trend, unoptimistic. This article has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e orig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based on China and Japan, analyzes the Japanese tourists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e to China thoroughly the traveling motive, and proposed further develops the Japanese source of tourists marke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 culture Japan e to China to travel motivation of culture

世界各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亚邻邦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其历史悠久、绵延不断、丰富多彩、双向互动、影响深远而引人注目。中日之间仅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史就已超过2000年,对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乃至日常****俗等各领域,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与旅游深度的内在联系,使得文化在旅游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说正是文化的同质和异质才导致了旅游业的产生。一直以来,日本几乎都是中国最大的客源国,这与中日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离不开的。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文化圈,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同质文化。日本游客来华旅游,主要是缘于寻求同质文化的心理。日本作为中国的一级客源市场,进一步开拓日本来华客源市场,是中国发展入境旅游的一大关键,文化的魅力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为此,从分析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文化动机,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及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日文化渊源
(一)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沿革
据考古学家论证,早在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与日本之间就有一定的交流。秦代的徐福东渡是中日交往史上的一大壮举。他把先进的中国生产技术文化带到日本,使日本社会由新石器时代跃进到铜铁时代。在日本,徐福已广泛被尊为祖先,被奉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汉代“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则赐予其印。隋唐时期,迎来了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热潮。日本进入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时期,圣德太子派遣使团——遣隋使朝觐隋王朝,随同使团而来的有留学生、学问僧。从此,日本的遣使制度正式建立。日本遣唐使来华,最多时达五六百人,这是日本全面向中国学****的时期。遣唐使归国后,使整个日本社会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实现了全盘隋唐化。北宋以后,日本高僧不断来中国巡礼求法,促进了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中国佛教建筑、寺院、佛像、宝塔成为日本佛教寺院、佛像、宝塔的母本。正是由于中国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