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童话.ppt

格式:ppt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童话.ppt

上传人:szh187166 2015/10/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童话.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原文】季康子①问:“使民敬②、忠以劝③,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④,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①季康子:季孙肥,鲁哀公时正卿,是当时在鲁国握有重权的人。季康子承袭死于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的季桓子位,“康”是谥号。
②敬:严肃认真,恭敬。
③以:与(yǔ);和。劝:劝勉,劝进勉励。
④临:居高处朝向低处。引申为上对下之称。之:指臣下和老百姓。庄:庄重,认真。
【译】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肃敬上、努力尽忠和能够相互勉励,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你面临臣下和老百姓时能够端肃庄严,他们就会对你有敬上之心;你能够做到孝敬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忠诚竭力;你能够选拔正直善良的人,而又能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相互劝勉奋发向上了。”
古往今来的执政者总是既重使民,又重行己,很注意树立自身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慈祥端庄的人、一个孝敬父母而又爱下如子的人、一个勤政而廉洁的人。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形象,才能够使下属恭敬、忠诚而勤勉,全心全意地回报你了。
童话 (fairy tale)
童话故事最初是传统口述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通常会被讲述的具戏剧性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因此,童话的历史难以考证。尤其是早期不识字的说书人所说的故事,通常都没有任何书面纪录可供后世参考。最早有以文字形式流传的童话故事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后童话故事开始在写作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诸如公元100至200年间阿普列乌斯(Apuleius)所著《金驴记》(The Golden Ass)出现的爱神与美女(Cupid and Psyche)或是公元200至300年间印度的《五卷书》,但由故事本身无法得知这些故事是不是反应当时当地社会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许多证据显示许多之后童话故事集里的故事都是根据民间故事重新编写而成的。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据更古老的民间故事而来,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Vikram and the Vampire)及《彼勒与大龙》(Bel and the Dragon)。除了这些合集之外,中国的道家哲学家,像是《列子》与《庄子》,也都将一些童话故事以他们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而在较广泛的定义中,《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是西方世界第一本著名的童话集。
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
采用拟人的方法,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
一般童话中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如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
童话故事的结局通常指的也是快乐的结局,如童话故事中一般有王子和公主。
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童话的人物形象最为自由和广泛,上自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童话中;
另外,一些产生于人的想像,只存在于魔幻世界的意想同样也能成为童话的人物形象,比如精灵、海妖、神兽等。
童话的荒诞美
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你越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觉得没味。童话要就是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
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敏豪生奇游记》便是以其荒诞得大胆奇崛而成为世界名著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等等无一不是以出色的奇异荒诞之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童话的象征美
童话幻想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是超现实的,幻想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在这些奇异的世界中又处处闪耀着现实社会的折光,渗透着现实生活的哲理和思想情感。
无论是安徒生所创造的海底“人鱼世界”《海的女儿》;还是张天翼笔下的“唧唧王国”(《大林和小林》);或是郑渊洁所畅想的“魔方城”(《魔方大厦》),都具有很深刻的现实象征寓意。
童话的喜剧美
喜剧的美学涵义在最初是以揭露丑的嘲笑为其特征的,在笑声中烧毁一切无价值的、虚伪的、丑恶的东西。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是讽刺童话最杰出的代表。它把讽刺的矛头直指封建皇朝的最高统治者。由一个天真的孩子来撕破皇帝有失体统的丑态,将喜剧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这正是安徒生对童话喜剧美中的童心和童趣特点的最准确的把握,也充分体现了喜剧将对丑的讽刺和嘲笑作为其鲜明特征的表现,没有比孩子和老百姓毁灭性的笑声更具有嘲讽和批判力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