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多重视野下的路翎前期小说人物研究(文学).pdf

格式:pdf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重视野下的路翎前期小说人物研究(文学).pdf

上传人:zhangkuan1439 2015/10/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重视野下的路翎前期小说人物研究(文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位代码 10445
学号 2007040184
分类号 I3/707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多重视野下的路翎前期小说人物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文艺学
申请人姓名崔军
导师姓名周均平
论文提交时间 2010 年 4 月 12 日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月日签字日期:20 年月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I
导论...................................................................... 1
第一章东西方小说人物谱系与路翎前期小说人物塑造的特色..................... 4
第一节东方(中国)小说人物扫描......................................... 4
第二节西方小说人物鸟瞰................................................. 5
第三节小说人物比较与路翎小说人物研究定位............................... 6
第二章路翎文艺观与其前期小说人物塑造..................................... 9
第一节路翎文艺观成因探析.............................................. 9
一、从路翎批评文集看路翎小说人物文艺观............................... 9
二、胡风文艺思想对路翎文艺观的影响.................................. 11
三、鲁迅文艺思想对路翎文艺观的影响.................................. 14
四、外国文学家对路翎文艺观的影响.................................... 17
第二节路翎文艺观对其前期小说人物的影响............................... 18
一、路翎人物论...................................................... 18
二、路翎人物论对其前期小说人物的影响................................ 20
第三章路翎前期小说人物塑造的时代意识.................................... 23
第一节从路翎生平看其小说人物........................................ 24
第二节路翎前期小说人物的历史价值.................................... 25
第四章路翎前期小说人物塑造的叙事特色.................................... 28
第一节叙事原由与小说人物价值.......................................... 28
一、隐含作者与作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