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对联入门3袁.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入门3袁.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2/9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入门3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写对联理论总结:1、写对联有三个规律: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贴对联也有规定,但较为简单。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这里有个秘诀。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一定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一定是下联。横批多属吉祥或有鼓舞意义的话,贴在门上方。不用横批的也可以。2、作对联,还要合于下列规律: (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2)、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3)、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4)、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5)、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二、具体分析(一)、平仄汉语有四声,如按《佩文韵府》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但入声从元代开始,就在北方逐渐消失。如按现代普通话,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仄相谐(“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这样一来,没有了“入”声,它归入了其它几声中。对联的基本句式如下(以下用○代表平声,▽代表仄声):四言式:▽▽○○∕○○▽▽五言式:○○○▽▽∕▽▽▽○○,▽▽○○▽∕○○▽▽○六言式:▽▽○○▽▽∕○○▽▽○○七言式:▽▽○○○▽▽∕○○▽▽▽○○,○○▽▽○○▽∕▽▽○○▽▽○写对联时应遵循如下一些规则: 。对联语句的音节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要求。故诗词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对联中是适用的。 。一般说来,上联末字(句脚)为仄,下联末字为平。 ,句脚以○/▽∥▽/○为佳。 ,句脚以上下协调为准,不必强求,但末句句脚还应以上仄下平为宜。(二)、对仗 。所谓对仗,就是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在对仗中,又有工对与宽对之分。对仗的范围越小,就越工整,即工对。反之,只要是词性相同者对,就是宽对。不过,动词、副词等,并没有分类,而在形容词中,只有颜色是自成一类的,其余也没细分。所以,所谓对仗的范围,一般也只指名词。古人对名词的分类颇细,如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