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文言虚词.ppt

格式:ppt   大小:969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虚词.ppt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2/9 文件大小:9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虚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则者与之110234567891112131415161718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祭十》)②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可译为“但是”“却”。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可译为“如果”“假如”。①吾尝跂而望矣(《劝学》)②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①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②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通“尔”,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二)用作代词。①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尚且。①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用法同“终”“卒”,译为“最终”“终竟”。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既而】不久,一会儿。(三)副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而后】才,方才。①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②(臣)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返回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②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①大王来何操(《鸿门》)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译时,“何”要后置。(一)用作疑问代词,表询问或反问。①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示询问,可译为“什么”“哪”。①何以能田猎也(《庄暴》)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二)用作疑问副词。①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西洲》),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常与“其”连用。①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没有实在意义。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四)何:通“呵”,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