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政治学思考题.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政治学思考题.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2/9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政治学思考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政治学思考题政治和政治学的涵义。答:政治的涵义:(1)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2)对这一概念的理解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政治学的涵义:(1)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2)定义: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体系。简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1)伦理政治:把伦理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道德的集体,要实现正义、至善。(2)神权阶段:认为神权政治高于一切,神权高于王权。(3)过渡阶段(中世纪政治理论向资产者政治理论过渡环节):提出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4)理性阶段:认为只有建立合乎理性的政治制度,才会有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原本就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5)实证阶段:把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采用所谓经验的研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6)多元阶段:研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重叠景象。其一,要解决的课题是多元的;其二,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其三,学科多元化。(7)行为主义时期: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8)后行为主义时期:突出价值和道德研究。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A: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和“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B: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术势”治国,实现“霸道”。C: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建立起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以“三纲五常”和“德”、“刑”并举而高扬德治为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3)明清之际的启蒙政治思想:从民为国家主人的观点出发,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具有一些“民主”、“平等”色彩的政治主张。(4)鸦片战争后,西方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一些先进思想家大量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爱国、变革、民主、科学”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题。(5)马克思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6)194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国家的形式有哪些?答:国家形式是国家权力的存在方式,它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两个层面,其中内在形式又分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两种,而外在形式则指国家机构体系。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指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一)君主制(1)专制君主制。(2)立宪君主制:二元君主制、议会君主制。(二)共和制(1)议会制(2)总统(3)委员制二、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即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的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1)单一制(2)复合制:联邦制、邦联制。国家机构(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是国家制度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的首脑。(2)立法机关: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一般指代表大会、国会、议会、国民议会等。(3)行政机关: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