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边城》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边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2/9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边城》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边城》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课时:二课时提供者:董晓荣单位:朔城区一中一、教学内容分析 《边城》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本单元“美好亲情”的主题,突出古朴淳厚的湘西环境和自然纯洁的人物感情。第一章对环境及人物的总述多从正面落笔,写得比较透彻,相对容易理解;第十三章则通过细腻含蓄的细节来写人物幽微的内心,需要花较多心思来揣摩其中的深意。另一方面,《边城》整部小说的悲剧意蕴在选段中体现得并不明显,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中对此将采取相对简略的处理。《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应当立足于节选的文本,通过品读语句、揣摩细节来领会沈从文小说的特点,再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把握小说人物的内心情感及性格特征,感受小说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诗意。②了解沈从文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特色。2、过程与方法①细读选段文本,揣摩细节,并结合整部小说的情节脉络,来挖掘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②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通过沈从文生平经历、创作主张及其它作品的旁证,来加深对《边城》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小说中表现的纯真自然的感情,认同人性之美。三、学****者特征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学生在当前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90后的学生对《边城》描绘的世界普遍有一种隔膜感,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细节、品味语言,来贴近那个世界,感受自然健康的人性之美,领略湘西世界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读讨论法2、诱思探究法3、读写结合法4、“查阅资料—自主阅读—讨论协作—品读研究—领悟升华”学****方式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风俗美、人情美。2、品味学****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3、剖析古老的风俗****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有一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对其有这样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 猜出作家沈从文及作品名称《边城》。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创设情境,既注重对学生就有知识与经验的唤起,又激发学生强烈进入文本的愿望,把大家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有一部作品,美国学者金介甫曾盛赞其为“是世界上好多文学者要看的,而且要给自己子女看的”。猜一猜, 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是什么?——介绍作家并解题。  展示湘西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边城的美的情感。  找出文中描述环境人情之美的语句,加以分析,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意。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边城》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叙述情节,概括每个章节的大意。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特定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