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刘胜岭(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小学陕西铜川707007)[内容提要]《荡寇志》和《水浒全传》的立意相反而结局却大同小异。两书中的主人公均有不同程度的奴性,但宋江在两部书中均被塑造为自私自利的奸滑小人的典型;《荡寇志》中的陈希真却是为国为民,不图名利的大英雄形像。两部书都成功地刻画了英雄群像,又都以荡平梁山作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关键词]殊途同归、黑白两道、言行不一、不伦不类、锦衣还乡、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功成身退。引言近来,刘心武教授因评红楼创“秦学”,被一些红学专家群起而攻之。一部《红楼梦》,它的博大精深创中国古代文学之巅是大家公认的。那么,读者评论者中,有谁是作者的同龄、同窗或同宗呢?又有谁能够充分肯定自己所读是曹雪芹的原作呢?又有谁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参悟透彻而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吻合了呢?作为一部名著的研究评论,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若只能发出一两种声音,才实属不正常。我们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人说话。不应该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就断言为“魔教”,而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真就成了不刊之论、千古绝唱而不是胡说八道或“独说霸道”吗?像刘心武先生如此著名的作家、教授,方不能涉足红学研究,真有点不准阿Q姓赵的味道,无名小辈还有谁敢妄谈名著呢?[作者简介]刘胜岭(1977~),山东菏泽人,男,教师。1995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至今。尽管国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惯把历代的书中人物与所发表评论的作者,均先据自己的好恶进行对照,结论是非友即敌。一旦发现这个“敌”,便不遗余力的将其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刘心武先生也没有幸免。不过,我在读《水浒全传》与《荡寇志》的比较中就有点浅见,也可能被某些人视为胡说八道或异端邪说,甚至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但本人自以为初读有感,所发不成熟的一家之言,完全依据两部大书的客观描写,由此不吐不快:《荡寇志》是多年的***,谁敢把它与《水浒传》相提并论,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荡寇志》是公然以梁山英雄为敌的书,《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国人误敬多年的“及时雨”,况且,两部书早有名家定论而泾渭分明。若肯定《荡寇志》中的主人公陈希真,不评《水浒》也得批宋江。你刘胜岭系一介平民,怎敢如此胆大妄为?其实,两部小说均写梁山泊好汉在错误领导下的悲剧,都以扫平梁山作结,只是笔法,立意不同罢了。又何必大惊小怪呢?下文把《荡寇志》简称为《志》,把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简称为《传》。《志》是俞万春的一部力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精华之一。这部长篇小说被长期打入“冷宫”,处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因为施耐庵在《传》中似乎是歌颂梁山泊英雄的写法先入为主,“《荡寇志》则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专明‘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平方腊的话,只有被张叔夜擒拿一句话’……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既然鲁迅先生对《志》书有过充分肯定,为什么至今评书艺人不敢说,影视剧界不敢改编上演,《中国文学史》几乎没有《志》的一席之地,即使有也仅仅是否定性论断了了数语,高校文科教材也不敢纳入呢?我认为《传》作笔法很巧妙,他名写宋江的忠义而深入人心,其实质是写宋江的大奸大恶,人们却喜欢。《志》书因直言消灭这一大奸大恶,就为人们所不容。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