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淮河生态经济带告最终稿上报版[1].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河生态经济带告最终稿上报版[1].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2/10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河生态经济带告最终稿上报版[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说明2012年上半年,江苏淮安市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导区”研究课题。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课题组发现需要从全流域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同时,沿淮信阳、盐城等地相继加入委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明确自身在淮河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根据形势的发展,课题名称相应更改为“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课题由郑新立同志任组长。课题组用一年多时间,先后两次赴沿岸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自源头至入海口,行程千余公里,跨越三个省。曾8次赴淮安、5次赴蚌埠、4次去信阳盐城调研。课题组先后在北京、南京、淮安、蚌埠、信阳、淮南等地组织不同层次的研讨会、论证会近20次。通过调研,课题组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此外,课题组还多次向地方领导请教,向各行业专家咨询,向各级发改委沟通,向中央领导、国家发改委领导汇报,最终形成了《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2013-2030)建议稿》。可以说,课题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辛劳。课题组计划于近期邀请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发改委在淮南市召开座谈会,征求三省意见。修改完善后,拟将该文本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征求意见。之后,拟由三省政府联合向国务院呈报。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2013-2030)建议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3年7月)【摘要】淮河经济带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根治淮河和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努力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增长极,可使淮河经济带建设成为当前和未来时期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一宏伟规划若能付诸实施,其建设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之好,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工程。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双倍增”战略目标,克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增强扩大内需力度,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把淮河经济带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加大投入,兴利除害,使千年水患得以根治,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让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不仅是淮河流域人民的迫切愿望,更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淮河经济带建设总体思路:以千里河川式水库建设为基础,调蓄兼筹,打造黄金水道,实现汛期蓄水、常年利用、科学调度、变害为利;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沿岸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煤盐碱化工等新型产业为抓手,推进流域产业升级,打造若干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淮河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推进全流域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淮河;以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基地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以千里淮堤为主干,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终把淮河建设成地绿、水清、天蓝的美丽淮河,形成产业协调发展、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一、淮河流域发展的基本情况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00公里,其中河南境内364公里、安徽境内436公里、江苏境内200公里。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位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水系密布,纵横交错,跨越豫、皖、苏、鄂、鲁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分别占全国的13%、%、%,%,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10年,%,%的增速。,水多水少矛盾十分尖锐。由于流域平原广阔,地势低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每年雨季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70-80%,驻马店地区至今保持着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1300毫米的世界纪录。一下雨就发生洪涝灾害;汛期一过,即无水可用,形成旱灾,水多水少矛盾十分尖锐。河流上游落差大,中下游落差小,且蚌埠淮河河床海拔低于洪泽湖湖面2-3米,淮安市地面海拔低于洪泽湖湖底3米左右,洪泽湖作为淮河最大的蓄水池,洪水消纳功能越来越小,汛期对下游安全威胁越来越大。干旱与洪涝灾害的交替发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淮河流域又是鄂豫皖根据地和新四军根据地,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由于山区可耕地少,交通不便,为脱贫致富带来困难。特别是安徽中部六安与阜阳两个地区,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农业生产潜力巨大。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农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粮食产量已占全国17%,商品粮占全国25%。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输出了3000多万农民工。沿淮设置的蓄洪区、滞洪区,占了大片农田,影响了村镇建设。若能将其利用起来,加上淮三角地区大量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