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赎罪日战争论文外交困境论文:试论赎罪日战争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赎罪日战争论文外交困境论文:试论赎罪日战争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1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赎罪日战争论文外交困境论文:试论赎罪日战争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赎罪日战争论文外交困境论文:试论赎罪日战争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摘要:赎罪日战争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战争,它改变了阿以双方长期军事对峙的局面,使之开始认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并愿意为双方的和平共处付出行动。埃以建交导致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美国调整了全面倒向以色列的中东战略。同时,这场战争导致了西方国家以及非洲的全面倒戈,致使以色列在国际上陷入空前的外交困境。关键词:赎罪日战争;埃以和谈;外交困境以色列1948年建国之后,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就势同水火,不可逆转,双方之间大小摩擦不断。六五战争之前阿拉伯国家倾向于用消除以色列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双方之间的冲突,但是六五战争之后,历次的中东战争使得阿拉伯国家意识到这已经基本不可能了,要想双方之间和平发展,就必须取得谈判的筹码。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即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因为10月6日这一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之为赎罪日①战争,又因为恰逢伊斯兰教的斋月,还称之为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战争是一场复仇式的战争,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五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故埃、叙在战争开始之后就得到了40多个阿拉伯兄弟国家的支持和声援。阿拉伯世界空前一致的团结,出产石油的国家更是以石油为武器对国际社会施加压力。反观以色列方,错误的情报加仓促应战,以及自大的军事心理使得战争初期的前线战场频频失利。后来,由于美国的插手干预,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节节失利,被迫宣布停火,致使以色列卷土重来,集中全力于埃及战线。在此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要求“立即就地停火”。阿拉伯国家未尽其功,被迫停战。赎罪日战争是双方历次交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也使双方意识到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阿以争端。国际战略格局更是在战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埃以建交和阿拉伯世界的分裂“这场战争使以色列的外债高达100多亿美元,1975年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居世界第一”。②以色列国内经济严重受损人民生活困苦。据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城市犹太人准备放弃在两次战争中占领的所有或几乎所有土地,以换取和平”。③人民反战情绪膨胀,以色列“现在就要和平”运动日益高涨。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历次中东战争的主力国家。为了瓦解敌对阵营,也为了使强大的对手退出敌对势力,以色列政府决定改变对阿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向埃及总统萨达特传递了谋求和平的信息。埃以双方的政治、军事对峙局面并没有因为十月战争的结束而结束,故埃及仍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同时战争严重破坏了埃及的环境。另外,埃及总统萨达特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就表达了想和以色列和平共处的愿望。他在1971年会见美国《新闻周刊》编辑时第一次提出准备承认以色列。同年的2月,埃及向联合条约的愿望。再加上萨达特总统发动赎罪日战争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一场战争来显示阿拉伯人的力量,打破美苏在中东问题上保持的“不战不和”的僵局,使得美国正视这一问题,迫使犹太人坐上谈判桌。于是双方在美国的斡旋之下,在1974年签订了军事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放弃部分占领土地,苏伊士运河对以色列民用船只开放。这一阶段的协议具有合约性质,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已启动。1977年11月9日,萨达特总统在议会中宣布:为了寻求和平,他准备去天涯海角,准备到以色列的议会中去。同年8月,以色列总理贝京也向萨达特转达过愿与之谈判的愿望。以色列外长达扬也通过摩洛哥成为共同的愿望。1977年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两国开始直接谈判。在美国的撮合下,长达两年的谈判之后,1978年9月16日开始,萨达特和贝京在戴维营会面,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纲要性文件,统称“戴维营协议”,正式开始中东和平进程。1979年3月,萨达特和贝京在白宫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将归还埃及全部被占领土,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1980年2月15日,埃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谈判就要曲折的多,双方就地停火之后仍然处于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为了使以色列与叙利亚尽快脱离军事接触,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奔走于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之间,就双方战俘、撤军及和约问题来回穿梭达13次之多,最终于1974年5月31日达成脱离军事接触协议。在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的前夕,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伊拉克、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和巴解组织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紧急磋商,宣布成立拒绝和以色列进行任何妥协的“阿拉伯坚定与抵抗阵线”(亦称“拒绝阵线”)。“戴维营协议”签订之后,拒绝阵线谴责美条约签订之后,阿拉伯国家联盟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会议当即通过了对埃及的集体制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