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2.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2.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0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题1第一部分一、(),该方法的特点是要求鉴定人员根据鉴定目的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再按照现行的鉴定标准下结论。A、传统经验法 B、系统鉴定法C、结构鉴定法 D、()mm,厚度不宜小于()mm。A、250,100 B、250,70C、150,100 D、150,、板的要求的是()。A、预应力筋的直径宜采用φ12-φ30的钢筋或钢绞线束B、应采用粗钢筋C、对外露加固筋进行防锈处理D、()。A、超过2年龄期的混凝土B、使用安定性不合格水泥的混凝土C、结构承重构件D、()。A、采用单面或双面增浇混凝土的方法加固时,应将原柱表面凿毛,凸凹不平度≥6mmB、当新浇层的混凝土较薄时,用短钢筋将加固的受力钢筋焊接在原柱的受力钢筋上,短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0mmC、当新浇层混凝土较厚时,应用U形箍筋固定纵向受力钢筋,U形箍筋与原柱的连接可用焊接法D、新增混凝土的最小厚度应小于60mm,“结构胶”,它的基料/主剂是()。A、环氧树脂B、固化剂C、橡胶D、,原柱的负荷宜控制在极限承载力的()。A、40%B、50%C、60%D、70%,预应力筋弯折点的位置宜设置在()附近。这样预应力产生的向上托力较为显著,能够起到减小板跨的作用。A、反弯点B、跨中C、跨两侧各1/3D、、板时,采取以下哪种措施不能减少预应力折点摩擦损失()。A、预应力筋弯折处设置支撑钢垫板,支撑钢垫板上设置垫棒,在垫棒上套一个与梁同宽的钢筒B、从连续板预应力筋弯折点的穿筋斜孔开始,沿预应力筋方向分别在板面及板底凿出较深的狭缝C、连续板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D、()。A、改变荷载传递加固法 B、外套结构加固法C、加大截面加固法 D、,下列不是非破损检测具有的优点的项是()。A、不影响构件或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且简便快捷B、可大面积直接在结构混凝土上做全面检测C、可进行连续测试和重复测试D、由于是直接检测,()。A、取一个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单元,至少取10个测区,测区的大小以能容纳16个回弹测点为宜B、测区宜随机分布在构件或结构的检测面上,相邻测区间距应尽量大,当混凝土浇筑质量比较均匀时可酌情缩小间距,但不宜小于2mC、每一测区的两个测面用回弹仪各弹击8点,如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则需测16点,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D、当回弹仪在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从每一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其中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余下的13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A、回弹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