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1、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变法的前提(开始)和具体措施。  【本课引言】是以文字叙述的,通过王安石的一首描述农民悲惨命运的诗,揭露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为学习王安石变法打下铺垫。   【复习建议】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的争论,引导学生用列表方式归纳概括王安石理财的措施如何体现其变法理念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铙”,注意准确理解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等历史概念。 【知识梳理】  一、前提(开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1、原因:   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要求改革的呼声又起;   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三不足精神):《言事书》   ③宋神宗的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2、标志:1068年,宋神宗即位;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3、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经济上:富国之法:   ①目的: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②主要内容:措施、内容以及评价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成效局限性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修建水利,可向州县政府贷款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数量,并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在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收获后还本付息。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生产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③作用: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军事上:强兵之法   ①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调整封建统治秩序,整顿与加强军队。   ②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内  容作用和成效保甲法将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以十户为1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寓兵于农;军队精简方面也卓有成效。设军器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