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群文阅读.doc

格式:doc   大小:48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群文阅读.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9/2/10 文件大小:4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群文阅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群文阅读:规避风险向何方 ——关于群文阅读的冷思考 熊生贵 一群文阅读的强势推行,让人始料不及。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大有“理解的要执行”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之势。以行政执行力来助推一项学科教学改革,好处是迫使相应学科教师立即行动起来,使课堂快速改变。潜在风险是,如果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遵循学科规律教学,极可能弄巧成拙或者因噎废食,变成一种折腾。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似乎人人都可以懂的。于是,很多专家即使从未上过语文课,却也常对语文教学指点江山。当然,有时旁观者清,“一语点醒梦中人”,业外人士也可以启发当局者。但,风险是,旁观者作为其他教育领域的专家,对语文教学研究欠专业化,如果是误导,崇拜专家的一线教师同样会因为光环效应而深信不疑,造成后果难料。如果说,群文阅读的改革创意是优良的,真会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那么,规避风险的行动,是要让语文行家介入研究,要让优秀的语文教师冷静试验,真正按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取得好经验,再融入语文教学的常态。怕就怕,还没有搞清楚一项改革是怎么回事,就一哄而上,搞出一片繁荣景象,最后发现是盲目的大跃进。这样,也是有违改革初衷的。 二、单看“群文”——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中国语文教学的教材编写一直是“单元”组合式的。但“教学”的思想与方法是不一样的。过去的“单元教学”,广大教师实际上是“单篇教学”,不是统合式教学,整合建构不足。“单篇教学”是精读教学,很多教师常常是将整体的材料进行碎片化处理,缺乏对学生从海量材料中快速提取精要信息、发现有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化,需要阅读的材料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视野,快速阅读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处理信息的思考力,表达、表现阅读见解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已经摆在语文教学的面前。对于这一点,只从应对现实社会需要的考试,就可看出这种能力的重要。略举两例说明:一是看看“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作文与阅读、数学“三分天下”,各占800分。想想看,800分的阅读,将会阅读多少材料,怎么来处理这些海量的信息。这也许将是语文高考考查阅读力的趋势。二是看看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公务员考试,其中有一类题目叫“申论”,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需要考生在处理大量信息中思辨,引申开去、展开议论。考查快速阅读力和思辨力的现象,必须要引起语文教学的变革。若要顺势而为,语文教学只是重视精读教学,忽略泛读教学是不行的。过去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提出过泛读,但没有提如何进行泛读的教学,现在在课程标准中连“泛读”都搜索不到一个词了。其中提到要读多少量的课外书,似乎有一个假设,只要多读书,快速阅读力、思考力就能够培养出来。其实不然,岂不说,中国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条件差异,很多学生无法保证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就是多读书了,有很多学生的快速阅读力、思考力也是不能自然生长出来的。在我看来,群文阅读改革实验,它的最大价值就是探索实施好泛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发现能力、思辨力和将发现、思辨结果呈现出来的表达、表现力,以提高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泛读和精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臂膀,(泛读包括课内泛读教学和课外自主阅读),缺少一臂膊,阅读教学就不全面、不协调。群文阅读改革实验,就是为做强、做实这一臂膀而生而为的。泛读教学甚至可以视为是精读教学到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只有弄明白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整体中的具体方位,才能让语文教师在改革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三、群文阅读,是为着什么而教而学?好像这个问题问得莫名而多余。其实不是,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操作问题。对此没有搞清楚,带来的是群文阅读目标设定可能偏失。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个问题,那是因为首先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多年来是模糊甚至片面的。现实中很多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蕴含什么思想意义。“懂内容”成为默认的阅读教学目标(或主要目标),“教懂”成为阅读课堂的基本方式。这一状态极大地影响着群文阅读教学。现行的群文阅读课堂,基本都处于教懂状态。群文阅读“懂内容”的目标默认,还因为其群文组材是课外读物,不是教材,于是群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界限模糊。课外阅读,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式阅读相似相近,而生活式阅读的目标设定,很显然是“懂内容”——抓住文本主要信息,甚至不求甚解。但是,既然群文阅读进入教学视野,就必须注重教学性,明确地说,是注重语文的教学性。语文的教学性意味着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目标)——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应该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于此审视,只是依“懂内容”而进行群文阅读,是肤浅的,目标是偏差或欠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群文阅读的目标,必须是两

最近更新

深度剖析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方位探讨.. 23页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 12页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最终版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 47页

个人学生述职报告模板9篇 25页

服务质量提升之路-打造卓越客户体验 26页

数据处理算法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22页

温度温标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29页

中朝文化交流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81页

员工基本素质教育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 97页

教育研究之探索未知-数据分析方法与教育研究未.. 33页

原子核的衰变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31页

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教师心理健康专家演讲 34页

泸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A4打印.. 6页

掌控医学研究之道-实验设计与数据解析指南 22页

橡皮泥手工制作红鼻子小鹿圣诞老人公开课获奖.. 21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通用.. 7页

道路设计手册 62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达标试题及答案 7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编).. 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精编 10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7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 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 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学生专用 6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全.. 6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5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 6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 6页

2025年肛肠科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