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群文阅读.doc

格式:doc   大小:48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群文阅读.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9/2/10 文件大小:4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群文阅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群文阅读:规避风险向何方 ——关于群文阅读的冷思考 熊生贵 一群文阅读的强势推行,让人始料不及。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大有“理解的要执行”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之势。以行政执行力来助推一项学科教学改革,好处是迫使相应学科教师立即行动起来,使课堂快速改变。潜在风险是,如果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遵循学科规律教学,极可能弄巧成拙或者因噎废食,变成一种折腾。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似乎人人都可以懂的。于是,很多专家即使从未上过语文课,却也常对语文教学指点江山。当然,有时旁观者清,“一语点醒梦中人”,业外人士也可以启发当局者。但,风险是,旁观者作为其他教育领域的专家,对语文教学研究欠专业化,如果是误导,崇拜专家的一线教师同样会因为光环效应而深信不疑,造成后果难料。如果说,群文阅读的改革创意是优良的,真会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那么,规避风险的行动,是要让语文行家介入研究,要让优秀的语文教师冷静试验,真正按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取得好经验,再融入语文教学的常态。怕就怕,还没有搞清楚一项改革是怎么回事,就一哄而上,搞出一片繁荣景象,最后发现是盲目的大跃进。这样,也是有违改革初衷的。 二、单看“群文”——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中国语文教学的教材编写一直是“单元”组合式的。但“教学”的思想与方法是不一样的。过去的“单元教学”,广大教师实际上是“单篇教学”,不是统合式教学,整合建构不足。“单篇教学”是精读教学,很多教师常常是将整体的材料进行碎片化处理,缺乏对学生从海量材料中快速提取精要信息、发现有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化,需要阅读的材料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视野,快速阅读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处理信息的思考力,表达、表现阅读见解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已经摆在语文教学的面前。对于这一点,只从应对现实社会需要的考试,就可看出这种能力的重要。略举两例说明:一是看看“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作文与阅读、数学“三分天下”,各占800分。想想看,800分的阅读,将会阅读多少材料,怎么来处理这些海量的信息。这也许将是语文高考考查阅读力的趋势。二是看看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公务员考试,其中有一类题目叫“申论”,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需要考生在处理大量信息中思辨,引申开去、展开议论。考查快速阅读力和思辨力的现象,必须要引起语文教学的变革。若要顺势而为,语文教学只是重视精读教学,忽略泛读教学是不行的。过去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提出过泛读,但没有提如何进行泛读的教学,现在在课程标准中连“泛读”都搜索不到一个词了。其中提到要读多少量的课外书,似乎有一个假设,只要多读书,快速阅读力、思考力就能够培养出来。其实不然,岂不说,中国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条件差异,很多学生无法保证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就是多读书了,有很多学生的快速阅读力、思考力也是不能自然生长出来的。在我看来,群文阅读改革实验,它的最大价值就是探索实施好泛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发现能力、思辨力和将发现、思辨结果呈现出来的表达、表现力,以提高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泛读和精读是阅读教学的两个臂膀,(泛读包括课内泛读教学和课外自主阅读),缺少一臂膊,阅读教学就不全面、不协调。群文阅读改革实验,就是为做强、做实这一臂膀而生而为的。泛读教学甚至可以视为是精读教学到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只有弄明白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整体中的具体方位,才能让语文教师在改革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三、群文阅读,是为着什么而教而学?好像这个问题问得莫名而多余。其实不是,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操作问题。对此没有搞清楚,带来的是群文阅读目标设定可能偏失。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个问题,那是因为首先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多年来是模糊甚至片面的。现实中很多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蕴含什么思想意义。“懂内容”成为默认的阅读教学目标(或主要目标),“教懂”成为阅读课堂的基本方式。这一状态极大地影响着群文阅读教学。现行的群文阅读课堂,基本都处于教懂状态。群文阅读“懂内容”的目标默认,还因为其群文组材是课外读物,不是教材,于是群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界限模糊。课外阅读,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式阅读相似相近,而生活式阅读的目标设定,很显然是“懂内容”——抓住文本主要信息,甚至不求甚解。但是,既然群文阅读进入教学视野,就必须注重教学性,明确地说,是注重语文的教学性。语文的教学性意味着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目标)——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应该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于此审视,只是依“懂内容”而进行群文阅读,是肤浅的,目标是偏差或欠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群文阅读的目标,必须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