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外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交际效果。例如,电脑网络提供的信息,有85%是用英语传送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要求人们具备熟练的阅读英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那么,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经过多年对阅读课教学的实践发现,利用阅读课指导、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新教材在每单元的第二课即安排一篇阅读课文或阅读对话,要求学生在掌握已有词汇的基础上,能在几分钟内读懂对话,回答一个主要问题。然后再读一遍,回答课后练习的十个左右的问题。通过阅读和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已对本课内容有了大概了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文的内容、主要词汇通过复述(retell)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才是我们教阅读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教初中英语第三册第14课这篇阅读文章时,先把课后的词汇介绍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自己默读一遍,回答问题:“Whycouldnotthemandownstairssleep?”然后,让他们再读一遍,回答课后练习的十一个问题。这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本课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把这些问题串成一段小故事呢?这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的重要词汇:happy,downstairs,find,difficult,sleep,upstairs,takeoff,wakeup,beangrywith,problem,onetheother,quietly,put,keep,sound等,笔者先按这些词的顺序让学生跟我一起叙述课文,然后,再让个别学生来做,把一篇长课文压缩成十个左右的句子,学生就很容易记了。最后,学生都能像这样来复述故事的内容: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渐渐提高了阅读水平,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打下坚定的语言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殷丽娟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使其逐步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以往中学教授课文的方法是以分析课文的语言点为主,教师和学生关心的是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等等,却不大在意。这种阅读方法实际上是把课文看成是语法结构和句子、词语的堆砌。这种阅读方法是培养不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文章的意义进行猜测、证实,再猜测、再证实的心理活动。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就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第一步:迅速阅读问题,注意每一问题的主语、疑问词及重要的谓语,还需特别注意问句中出现的以下各词:not,unless,with-out,one  the  other  hand,except,rather  than,although,as well,al-ways,never,all等等。带着问题阅读,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可以使阅读活动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搜寻主要内容,记忆这些主要内容。对一些阅读问题关系不大的信息就可以跳过。另外,读问题时最好能判断哪些问题与文章存在直接关系,即可在文章中直接找出答案,哪些需要推理,哪些需要做出结论等等。带着问题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第一步的目的就是让考生阅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