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注教学细节捕捉课堂生成——听杨柳老师《圆的认识》教学有感沿河县实验小学:杜高飞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专研和突破。它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一个错误,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蕴涵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与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捕捉课堂生成,可以使我们不断领悟课堂,理解课堂,把课堂变得更精彩。2015年11月3日下午,在名师张英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杨柳老师的课堂,听了杨老师教学的《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至深,受益匪浅。领略了杨老师“关注细节,捕捉课堂生成”精彩课堂。为了原汁原味地和大家共享这节精彩的课堂,在整理过程中,我“实录”了其中的一个片段。教学片段:师:动手画一画,你能画出多少条直径?生:无数条。师:现在用直尺量一量你画的直径,你发现了什么?生:(动手量)它们的长度相等。师:谁的长度?生:直径。师:(问生1)你量的直径是多少厘米?生1:6厘米师:(问生2)你量的直径是多少厘米?生2::(追问)它们相等吗?生:不相等,它们不在同一个圆中。师:(接着问生3)你量的直径是多少厘米?生3:7厘米师:(紧接着问生4)你量的直径是多少厘米?生4:7厘米师:它们怎么又相等呢?生:(异口同声)他们的圆一样大。师:那什么情况下直径是相等的呢?生: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相等。这一教学细节,在大部分学生都说“直径相等”的情况下,杨老师并没有把直径的特征(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相等)进行订正,而是捕捉课堂的这一生成,找出不相等的两个圆,让学生明白要在同一圆中。紧接着杨老师继续捕捉课堂的生成,找出大小相等的两个圆,让学生发现等圆的直径也相等。最后得出结论:“在同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