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篆刻艺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篆刻艺术.docx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篆刻艺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篆刻艺术中国印章包括古玺印和文人篆刻两部分。玺印篆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艺术样式。玺印脱胎于抑印纹饰、图案的信模,在商周之际出现了青铜玺印的雏形。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印章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作为个人的凭证和官署、官吏执政的权力象征而广泛使用。从十六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出现了明清两代璀璨瑰异、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艺术。1904年西泠印社的成立标志着篆刻艺术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等。如今,西泠印社已迎来110年华诞,印人杰出者辈出,篆刻艺术再现辉煌。目录:篆刻名家与流派名家篇附篆刻流派简表篆刻艺术欣赏篆刻艺术手法运刀章法篆刻名家与流派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自明代起,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篆刻家,他们的作品,在用刀、布局、印文方面各具艺术个性,为时人称赏,并为后人所效法,形成诸多篆刻名家和篆刻流派。名家篇●文彭文徵明长子,明代篆刻家、书画家。因其采用灯光冻石刻印,促进了当时石章入印的流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后世尊为明代流派篆刻的开山之祖。其作品风格清峻工稳,***极为少见。●何震明代篆刻家。与文彭谊同师友,一时并称“文何”。他的作品,初期受文彭影响,后广泛取法借鉴秦汉印章,表现为沉雄猛利的格调。他所开创的流派,因代表人物多属徽州籍,所以有“徽派”之称,继承者有苏宣、梁袠、程朴等人。●汪关明代篆刻家。篆刻宗法古典,借鉴秦汉印及宋元朱文印,风格清新工致,刀法沉稳洁净,为明代印坛中工笔高手。清林皋、沈世和等均传其风格。●丁敬与浙派丁敬,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浙派的创始人。继承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他们师法汉印及宋元印风,力意创变,印文书法简洁,创用切刀法刻印,苍劲古朴。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泠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生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达一个多世纪,影响极为深远。●邓石如与邓派邓石如,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氏篆刻得力于书法,后人有“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之评。作品不拘泥于秦汉古玺而能自成面目,风格自然浑朴,刚健婀娜。对吴熙载、吴咨等都有影响,后世称为“邓派”。●吴熙载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牧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经于让翁(吴熙载)”。其推崇可想而知。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酣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