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东盟贸易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盟贸易论文.doc

上传人:980853275 2019/2/11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盟贸易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一、何为中东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共同协议构建的所有货物贸易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建立开放和竞争的投资机制、便利和促进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的贸易区。目前,东盟有10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加上中国,共有11个国家参加这个自由贸易区。二、东亚合作的进程东亚合作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现阶段主要是指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的合作(即“10+3”)。而考察其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后改称“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不过,由于该设想带有比较明显的对抗美国霸权的倾向,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致使日本和韩国态度暧昧,故被束之高阁。但到了1995年,东盟国家首脑在泰国举行会议,正式提出了召开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倡议。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在12月15日,东盟、中、日、韩领导人(当时是“9+3”,柬埔寨加入东盟后改称“10+3”)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21世纪东亚的发展前景、亚洲金融危机、深化地区经济联系等。1998年12月第二次东亚领导人会议在越南举行。这次会议取得了具体的成果,把东亚合作推向务实的方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加强地区合作,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第三次东亚领导人会议于1999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推动东亚合作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领域达成了共识,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 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于2000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这次会议就落实1999年领导人声明的合作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肯定了2000年5月财长会议就货币合作达到的“清迈协议”——推动东亚各国之间建立货币互换安排;就金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进一步落实的行动计划;就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行动计划。同时,领导人还同意就建立东亚自由贸易投资区和全面经济合作问题进行研究。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于2001年11月在文莱召开。会议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还是令人瞩目的:(1)领导人表示了继续推动东亚合作的决心,并且指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研究小组”就如何落实“展望小组”提出的关于东亚合作的长期设想建议进行研究,并向领导人提出落实的意见;(2)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决心努力推动东亚合作,一致同意设立经济部长和贸易部长会议以及工商论坛;(3)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就建立紧密经济合作关系达成共识,宣布用10年时间建成自由贸易区。这成为文莱会议的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和最重要的成就。2002年5月14日,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议在北京举行。第六次领导人会议于2002年11月在金边召开。本次会议就10+1,10+3,反恐怖主义合作等实质性问题各国领导人进行磋商。第七次领导人会议于2003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这次会议取得了多项成果,把东亚合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0+3框架内的10+1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东盟与中国,东盟与日本的双边合作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国在会上提出了深化东亚合作的四项建议,即:(1)研究“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2)推进财政、金融合作,建立“亚洲债券市场”;(3)加强政治、安全合作;(4)拓展社会、文化、科技合作。目前,10+3的合作已形成领导人峰会——外交部长会——司局长会及专业部长会议等较完善的机制,这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十分有利。 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于2004年11月29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加强合作方式和机制及未来发展交换意见。根据会议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道2010年,将正式形成一个人口超过17亿,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的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九次领导人会议于2005年12月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与会的领导人围绕着“一个憧憬,一个特性,一个共同体”的主题,重点就进一步加强东盟内部团结与合作以增强东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是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的推动下提出来的。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EconomicIntegration)是指若干国家或地区通过条约组成集团,建立超国家的组织机构,集团成员间实行不同程度的政策协调与合作,以谋求成员间经济的共同发展①②,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962年匈牙利经济学家贝尔·巴拉萨(BelaBalassa)在其编著的《经济一体化理论》②③中对经济一体化作了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并最早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亦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具体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