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0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19/2/11 文件大小:2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一、适用学科数学(Mathematics),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学科代码:070100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二、培养目标培养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愿为祖国的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的一流数学人才。使得学生遵循学术规范,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上做出原创性工作。三、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跨二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2、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3、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专题讨论班和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择数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四、课程学****的基本要求1、普博生普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22,其中必修环节7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10。课程设置见附录一。2、直博生直博生(包括提前攻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42,其中必修环节7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30。课程设置见附录一。五、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须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确定导师,确定导师以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或相关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撰写选题报告并举行选题报告会。选题报告的具体时间由导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一般不少于一年。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选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会应以学术活动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至少3名)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选题报告会时间确定后应提前三天张贴“公告”。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3、资格考试博士生入学两年内必须通过至少三门资格考试课程,其中基础数学专业的博士生至少通过两门基础数学类课程(另一门可任选),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和控制论)的博士生至少通过一门基础数学类课程(另两门可任选)。两年内未通过三门资格考试课程者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1)普博生考试科目:分析、代数、几何、高等概率论、计算数学、运筹学、偏微分方程、高等统计共8门。考试安排:每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5月份和9-10月份。具体时间由系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前通知。时间限制:2年内必须通过所有3门考试。自入学起1年内通过全部3门考试者可以3年毕业;自入学起2年内通过全部3门考试者须至少4年毕业。与课程的关系:对应的博士生基础课程与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密切相关,但课程考核与资格考试相互独立。(2)直博生考试科目:分析、代数、几何、高等概率论、计算数学、运筹学、偏微分方程、高等统计共8门。考试安排:每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5月份和9-10月份。具体时间由系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前通知。时间限制:自入学起2年内必须通过全部3门考试。与课程的关系:对应的博士生基础课程与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密切相关,但课程考核与资格考试相互独立。(3)提前攻博生(A)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是,已修的课程和已完成的培养环节成绩优良。(B)课程要求:与直博生要求相同。(C)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分析、代数、几何,高等概率论、计算数学、运筹学、偏微分方程、高等统计共8门。考试安排:每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5月份和9-10月份。具体时间由系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前通知。时间限制:每门考试每位学生最多可以参加两次,自硕士入学起3年内必须通过全部3门考试。与课程的关系:对应的博士生基础课程与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密切相关,但课程考核与资格考试相互独立。4、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研讨会,每学期平均必须参加不少于8次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活动,2次由本人在课题组讨论班或学术报告会上做报告。每次学术活动后填写“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三个月交研究生管理部门记载成绩。博士生完成规定的学术报告并取得要求的学术活动学分是申请答辩的条件之一。5、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