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肿瘤治疗原则.doc

格式:doc   大小:192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治疗原则.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11 文件大小:1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治疗原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中医治疗原则中医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医家治疗肿瘤不外乎“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四法,这些治疗法则都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的。古代医家在应用上述法则治疗肿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治疗成果,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有文字记载的宝贵经验,同时亦指导着当今的肿瘤临床治疗工作,使之成为用之不尽的源泉。然而随着中医学本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肿瘤学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现代肿瘤临床学方面的不断进步与提高,使我们在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了新的天地。当今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在古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归纳,建立了恶性肿瘤治疗中为大家所公认的十***则,即健脾理气法、益肺养阴法、补肾培本法、养血补虚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法、通腑攻下法和以毒攻毒法这十***则,成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法则。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实验技术的建立和提高也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实验室的研究方面同样得到证实,中医对恶性肿瘤的十大治疗法则是有其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因此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十***则是以其坚实的中医理论作为指导,丰厚的临床疗效作为基石,可靠的实验结果作为发展动力的。如果能将这十***则有机地、有序地结合,在肿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就能进一步提高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助于全面地认识癌症的本质。第一节健脾理气法脾在中医生理病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主运化、升清阳、统血液,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胃的生理功能,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故称其为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每个环节遭到阻断或运行不畅则产生脾的病理变化,就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变化与脾之功能密切有关。因此,健脾理气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重要地位,凡恶性肿瘤见有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脘腹作胀、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和脾虚之舌象、脉象的均可运用健脾理气法治疗,而消化道恶性肿瘤应用健脾理气方法在治疗中尤为重要。一、健脾理气法的中医理论(一)脾的生理障碍与恶性肿瘤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津液,《素问·经脉别论》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是一个正常的输布过程,而这个过程发生紊乱或破坏后则产生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水谷不能运化,致成脾虚。进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三者聚积煎熬成痰结,久之形成肿块,恶化为肿瘤。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逃逸于脉管之外的功能。脾健则血液运行如常,周而复始,输送精微于全身。然而脾的这一功能被削弱或抑制后可致成脾虚,固摄作用障碍,造成血不摄生,运行混乱,不循常道,出走于脉外。如走于肌肤经脉、五脏六腑之血不应所之处,继成运行迟滞,致成瘀血。瘀血者血之停留瘀阻,久而积之成肿块,可与痰凝,可与气结,相结相搏,恶化为肿瘤。脾主升,即脾气主升,这是和胃的降浊功能相对而言,其表现是脾的气机运动状态,故说脾以升为健。假如这样的运动状态失去平衡时,则出现该升不升,该降不降,脾气运动功能失健,使得运化和统摄作用发生了变化,气的升降运动状态发生了不平衡则出现气滞。气机不利,升降运动失司,也是脾气运动功能的衰退表现,是脾虚的一个方面,气滞则血瘀,气滞则痰结,痰瘀壅塞,形成肿块,继发肿瘤。(二)经典论述与恶性肿瘤《脾胃论》曰:“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此话指出了脾与气两者之间的关系与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观点。脾的生理障碍会造成诸多病理状态,从中医病理学角度看确与其有密切的相关性,当脾的生理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必然会影响到气血主化,而血的生成有赖于气,脾虚则气不能生而成气虚,脾虚令气不能行而成气滞,脾虚的同时还可以导致血的生成障碍,气虚血行无力,气滞血则停留而不行,故而气滞血瘀成肿瘤,但根本原因为脾虚。《诸病源候论》曰:“凡脾胃不足,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提示了脾气不足,积症丛生的观点。根据脾的功能,所引起病理状态从本质上观察均是脾虚不足导致的,脾之功能虚弱,运行不良,形成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结果。因脾虚水谷不运则生痰湿,脾虚血不固摄则外溢而成瘀,脾虚而脾气升举无力则胃气不降进而上逆,气机升降失调而气滞痰凝血瘀。脾虚气血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不能输送,肌肤不养,上述情形可见为邪实表现,但纵观其本为脾虚,虚是为本,故本虚标实。《医学入门》曰:“郁结伤脾,肌肉消薄,外邪搏而为肿曰肉瘤。”脾主思亦主四肢肌肉,情志失调,抑郁不快,过度紧张造成心理状态的不良,旷日长久,必伤及脾,而使脾虚。对于四肢肌肉,脾虚则不胜主之,或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