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大数据时代教育均衡发展.pptx

格式:pptx   大小:3,087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数据时代教育均衡发展.pptx

上传人:plm860108 2019/2/11 文件大小:3.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数据时代教育均衡发展.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问题的由来教育均衡由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或教育机会公平——而来。1967,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主持的研究报告《教育机会均等》发表,这是关于教育公平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由于这项研究,科尔曼被选为《纽约时报(NewYorkTimes)》的年度封面人物。科尔曼对“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作了特别清晰的分析,讨论了五种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起点平等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与学业成就平等相比,是一种最低纲领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其指保障儿童接受免费的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取消择校、分班就是保障起点的均衡过程平等(或参与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和质量,例如个人参与教育的选择性,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开放性、可流通性,以保障个人能够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过程平等涉及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分配。例如: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充分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教师配置更加合理;班额符合规定要求等。教学资源不足怎么办?——靠大规模免费在线课程(慕课)?这些方法都不能保证教育均衡发展。课堂教学除了完成课程的认知性目标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性——师生眼神交流、生生面对面的实时互动深化了问题的理解,尤其在网络时代,那种面对面的互动弥足珍贵。而社会性发展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结果平等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平等。接受大学教育经常被视为是结果平等的目标。教育均衡不是单纯的公平,而是公平而优异,这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公平而优异的教育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公平而优异可理解为优质均衡。在优质均衡中,“优质”不是指向教育资源,而是指向教育质量;不仅指向学校的教育质量,更指向每个个体的学****质量。优质均衡注重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效能的提升,是一种内涵式均衡发展。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不是仅仅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宜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所以,优质均衡是让每个学生获得其最佳的发展机会——个性化教育国际优质均衡教育的特点:个性化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适应性专长的教育——学会变革和创新。个性化教育依赖大数据个性化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依赖大数据。大数据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数据的分析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学生个性化学****过程的记录——学****偏好和****惯学生学****过程的不足与疏漏弥补个体知识结构化的不足,发展其能力优势进一步推进“核心素养”或“21世纪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什么?1999年,(petence),Competence的本意是“才能”、“能力”、“效力”、“精通”或“技能”,其拉丁文的词根是指“认知”和“胜任某种职责”,即今天所说的“胜任力”,而“核心胜任力( petencies)”是指应对未来的挑战的能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petence)”相对应。台湾教育界首先把这个词译错,如台湾中正大学教育学院蔡清田就错误地以为“素养”,其实“素养”在欧盟文献中明确地用“literacy”,PISA就是测试素养的。可能用学****能力来表达更恰当,通过持续学****应对变革。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学科知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基本能力)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将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扩大为「核心素养」培养生活所需的自主行动、社会参与、沟通互动等核心素养9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改革台湾的核心素养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