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滁州市粮油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2 一、基本情况 (一)滁州概况 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交通便捷,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徐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穿越市境的京沪高速铁路、滁宁六车道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滁州船运直通长江。 滁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下辖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瑯琊区、南谯区共2市4县2区,人口430万,全市稻麦两熟,常年粮油种植面积1200万亩,其中:小麦350万亩,稻谷480万亩,油菜籽200万亩,其他杂粮油料170万亩,近几年粮食总稳定在400万吨,商品率达50%以上,充足的粮源、便捷的交通,为粮油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粮油加工业现状 1、粮油加工业现状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85家(国有5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57家(国有2家),面粉加工企业19家(国有2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国有1家),食品企业1家。加工能力:年处理稻谷能力200万吨,年处理小麦能力100万吨,年处理油料能力30万吨,,,,,%,。  3 2、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由于粮油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农产品,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引导和支持,在吸收国外和先进省、市粮油工业发展经营的同时,根据滁州市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稳步发展的路子。 ①粮油加工业原料充足。稻谷、小麦、油料作物齐全、优良品种不断改进增加。逐步扩大适销对路的粮油产品。 ②粮油加工业不断向产权多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国有粮油加工业加快改组改制的进程,股份制和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力量,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化经营程度越来越高,大型企业的作用日益显现。 ③高新技术促进粮油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延伸,粮油产业链将不断延伸,深加工产品比例加大,粮食附加值不断提高。 ④粮油加工业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一些煤、水、电消耗较高,易造成污染的粮油加工设备和工艺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工艺新设备。 (三)当前粮油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滁州粮油加工业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的,加工业的布局是按行政区划设立,行政办法管理,加工企业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缺乏总体规划。发展带有盲目性,企业规模小、布局分 4 散。长期以来没有规范的产业发展规划,上项目没有门槛,企业盲目上项目,造成初加工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低,原粮转化率低。 2、产品单一。今年粮油加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少数企业产品已向专用产品、食品、粮化工等行业迈进,但全市大多数加工企业产品依然是以“米、面、油”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包装多样化,高档次不足,产品市场覆盖面窄,市场占有率低。 3、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企业加工规模偏小,部分企业设备陈旧落后,产品主要是特一、二米,特一、二面粉,四级菜子油,一、二级油脂没有形成批量加工水平,停留在初级加工,产品开发度浅,产品附加值低。 4、新产品开发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 5、滁州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目前没有国家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与其地位极不相称。  2 一、基本情况 (一)滁州概况 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交通便捷,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徐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穿越市境的京沪高速铁路、滁宁六车道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滁州船运直通长江。 滁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下辖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瑯琊区、南谯区共2市4县2区,人口430万,全市稻麦两熟,常年粮油种植面积1200万亩,其中:小麦350万亩,稻谷480万亩,油菜籽200万亩,其他杂粮油料170万亩,近几年粮食总稳定在400万吨,商品率达50%以上,充足的粮源、便捷的交通,为粮油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粮油加工业现状 1、粮油加工业现状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85家(国有5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57家(国有2家),面粉加工企业19家(国有2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国有1家),食品企业1家。加工能力:年处理稻谷能力200万吨,年处理小麦能力100万吨,年处理油料能力30万吨,,,,,%,。  3 2、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由于粮油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