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南通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6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通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19/2/11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通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通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根据《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民政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基础(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全市民政系统不断深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措施,整体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充满活力,呈现全新面貌,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称号,两度蝉联全国慈善最高荣誉——“七星级”慈善城市,连年获评“江苏省民政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市”。 。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救助对象基本覆盖全市城乡困难群众。截至2015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共有4657户7796人,农村低保49838户82434人。“十二五”期末,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593元/月·人、502元/月·人,与“十一五”%、%,与人均年收入5000元的农村脱贫目标有效衔接,平均保障标准在苏中领先。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各类福利救助机构共救助“三无”、特困、低保、流浪乞讨人员等644万人次。“十二五”,,。市区累计发放粮油实物救助达744万元,累计受益达13万人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直接救助达253万人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综合减灾协调机构。“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6个。南通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基本建成。。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全省率先出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意见、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等重要政策措施。完成《南通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确定市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近期(2015年)、远期(2020年)建设空间布局。养老机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较“十一五”翻了一番,,位列全省第二,、%,医疗护理型床位17497张,%。医养结合发展、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居家养老“一助一”帮扶服务,12000多名困难空巢、独居及失能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得到保障。积极推进城镇社区老年人日托助餐点建设,建成老年人日托助餐点415个。注重提升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水平,全市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537名,%。。村(居)务公开、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实现城乡全覆盖。创新开展村民小组自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南通基层实际的“微自治”模式。城乡社区“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的“四位一体”社区组织新构架实现全覆盖。“三社联动”机制加快构建,“政社互动”管理试点工作扎实开展,街道(镇)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投入近21亿元,673个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现达标升级。全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省级达标率分别为92%和85%。农村社区建设实验示范县(市)率先实现全覆盖。社工人才扶持力度加大。2013年,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南通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社工专业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截至2015年底,全市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者达2042人,位列全省第四。。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到8193个,,列全省第三,较“十一五”同比翻一番。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达556个。在全省首批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在机构、人员、职能、资产、财务等方面脱钩试点工作,68家行业协会商会已顺利实现“五脱钩”。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已建成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3个,镇(街道)级42个。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活动,全市各级用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资金达2000万元。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全市已有2298个社会组织获得1-5A评估等级,评估率达30%。。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健全,拥军优属政策配套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