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路径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路径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13/9/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路径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路径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
中国合作金融网/jgsc/200901/
作者:杨祎 黄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86    更新时间:2009-1-13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中,笔者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进行了剖析,反思了作为全球“金融监管鼻祖”的美国金融监管失误,期望对监管部门有所启发。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路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以下路径:
首先是流动性危机。危机发生的时间段是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表现为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如CDO)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以15至30倍杠杆贷款的各类基金被迫竞相变卖资产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此时,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银行就出现大量坏账。
其次是信用违约危机。2008年6月起,美国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全面危机。美国资本市场中的垃圾债券、资产抵押债券(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消费贷款等)、按揭抵押债券、杠杆贷款等债务工具将出现信用违约的连环危机。2008年到2009年,基于这些债券信用赌博之上的金融衍生品——信用违约掉期将造成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巨大损失,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将数倍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信用违约危机的到来是一场无法避免的金融灾难。
再次是利率市场危机。在大规模信用违约危机的剧烈震荡之下,美国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将再度出现流动性枯竭危机,其背后的原因将是对偿付能力的担忧急剧增加。金融衍生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利率掉期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酷考验。
最后是美元地位危机出现。美国国债和房利美、房地美债券的信心危机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对美国金融产品的恐慌性抛售和美元的失控性暴跌,由于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全球贸易的70%以美元结算的客观现实,美元的危机必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从金融危机反思美国金融监管缺失
此次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用心总结,特别是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美国监管机构的行为、监管理念的定位偏离、监管哲学的错位,以及监管中的不作为、涉嫌犯罪等行为。82岁老人——格林斯潘,这位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由市场经济领袖的老人,在今年10月23日的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承认,当年反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做法存在“部分错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放弃监管权。总结起来,此次危机的爆发主要有内、外部两方面原因:
内部原因——薪酬激励机制错位、内部控制失效、法人治理成摆设。
美国投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缺失,他们仅仅单方面考核年末激励,给与经办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仅凭业绩季度、半年和年度奖励,以及期权激励、股权激励。投行业务以及银行业信贷人员等所有环节的参与人员为了短期、自己一己之私利的时候,信贷资质审查流于形式,于是潜在的金融风险就逐步积累起来了。比如摩根、美林等投行高管人员每年薪酬高达几千万、上亿元。面对房地产次贷危机,信贷扩张——高杠杆信贷,导致了信贷过度膨胀,而金融风险就潜在其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