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哈姆雷特.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姆雷特.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1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姆雷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业要求:看剧本与视频资料,比较林兆华版《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原作的不同,主要从剧作结构,人物设置,创作主旨等方面说明林版《哈姆雷特》对莎士比亚原作的改编。纵观戏剧历史,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无疑是戏剧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戏剧艺术的典范之作,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戏剧艺术家的赞叹以及戏剧学习与爱好者的追捧与模仿。人们不断地研究它,分析它,屡次将其再次搬上舞台,重现经典,一方面使观众更加了解《哈姆雷特》,有更多机会接触经典,另一方面也使经典得到传承与发展,再铸辉煌。1990年,北京人艺的导演林兆华将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哈姆雷特》重新搬上舞台。而这一次的重排却是前所未有的,林兆华采用独特的“角色换位”手法,对《哈姆雷特》进行全新的解读,他让剧中角色在某个特定时刻转变成哈姆雷特,在某个时刻又转变回原来的角色。这种新型的戏剧表现手法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使得戏剧形成了极强的解构性,一扫以往对《哈姆雷特》一剧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比较林兆华对莎士比亚原著《哈姆雷特》的改编。一、剧作结构:自戏剧问世以来,其剧作结构就在不断地改变与创新中,文艺复兴时期,“三一律”先由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在这之后的几百年的岁月里,“三一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戏剧的发展,人们不断的追求新的戏剧形式,倡导形式自由。莎士比亚所作的《哈姆雷特》中,有着鲜明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情节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的艺术概括和反映。它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冲突,也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冲突。对戏剧冲突的提炼、概括、组织、安排是否精当,对一部戏剧作品是至关重要的。莎版《哈姆雷特》戏剧冲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深刻性、紧张性、丰满性、内在性。《哈姆雷特》戏剧冲突的深刻性表现在:它所表现的社会矛盾不是小矛盾,而是大矛盾,是文艺复兴期封建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哈姆雷特》戏剧冲突的紧张性表现在正反两方你来我往,斗争此伏彼起,最后剑拔弩张、鲜血涂地。过去文章对这方面已有议论,此文不再赘述。本文拟着重地谈一下《哈姆雷特》戏剧冲突的丰满性和内在性。《哈姆雷特》戏剧冲突的丰满性表现在:莎士比亚以丹麦这个“牢狱”代表着黑暗的封建社会,将其作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大背景,是得观者和读者可以在事先猜想到与此背景有关的故事情节。在此背景上,展开了一系列罪恶阴暗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者——克劳迪斯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代表者——哈姆雷特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一斗争,贯穿全剧的始终,成为全剧的主要冲突,或者是全剧冲突的焦点。莎士比亚又围绕这一焦点,布置了众多的次要冲突。相比之下,林兆华导演则采用另一种方法结构戏剧,他一反传统,没有强调传统的“篡位复仇”,而是把主题定为“人人都是哈姆雷特”,在人物关系设置上,让每一位角色都扮演一次哈姆雷特。这样的哈姆雷特就不仅仅是他本身,不仅是那个要复仇的哈姆雷特,一转变成了一个中心任务,变成焦点,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懂得思考的人。而他的主要的痛苦恰恰是因为他有思想,而活着的有思想的人都可能面临哈姆雷特的命运。所以他巧妙地把冲突、矛盾、艺术、剧作结构等相关的东西结合得淋漓尽致。在剧情安排中为了让剧情充满巧合,纠集更多的矛盾,集聚更多的内在容量,林兆华在艺术结构上更着力于表现剧中人物间强烈的心灵交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