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读书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2/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心得读为书多,所以容易;正因为书多,所以要和某本书相遇,实属不易。于是,我并不去刻意寻书,在逛书店的时候,往往不过几分钟就选好了我要的书。说是我要的书,也并不准确,因为很多时候,我并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使我从书架上抽中某本书的,或者是书名,或者是作者,或者是某个朋友的推荐,或者是在某篇文章中不经意看到的一句话——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由阅读吧。我相信,以这样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阅读挑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人生在世,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也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做事也好,读书也罢,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是可以同归的。就这样,我随手在书架上抽取了这本书《一别,如果永不相见——张爱玲》。作者是谁,我竟一时记不得了,好像是一个什么畅销书作家——我对畅销书作家有一种没有来由的怀疑,这当然是我个人的偏见。封面上,是一个窈窕的穿着旗袍的背影,仍然是谜一样的张爱玲。最早接触张爱玲,是在自考“现代文学史”的时候,那时候,还是笃信教材和教师的年纪,张爱玲于我,也就是一个必须熟记的作家名字,一串必须熟识的作品特征而已,它们以同样的字体同样的字号,排版印刷在某一章节,无甚特别之处。第一次读张爱玲,是自一个同事处借得的一本张爱玲的文集。那个同事,是一个家庭不甚幸福的女人,脸上常年萦绕着阴云,即使很开心的时候,笑容也是淡淡的,渗出星星点点的忧郁。我常常想,读着这本文集的她,该多么绝望——那些她本能地想逃避的情绪本能地想掩饰的凄凉,都被张爱玲抽丝剥茧地写出来,入木三分,而又以这样波澜不惊的方式,使你相信,这样的凄凉竟是一种人世间的普遍相,使你对爱情对人生,除了绝望,仍是绝望。这种心境,大概是很容易想起“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话的吧。我在《留情》里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想象着女主人公扶着比她大很多的丈夫回家的背影,想着夫妻间的貌合神离,当真有些脊背发冷的感觉。张爱玲作品中的女人,大多是不幸的,笼罩着一种不被爱的荒凉。一直以来,我非常纳闷,纳闷她如何能够把她们的不堪,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直到我读了《一别,如果永不相见》,才知道,童年的不被父母爱的经历,决定了张爱玲作品中女主人公生命的底色——荒凉。在张爱玲的生命里和笔底下,亲情和爱情,一样都是千疮百孔的。也许,是年少的孤独,给与她一双洞若观火的眼。我曾经想,我若是一个男人,定不会娶这样一个女子,她太清醒,太敏感,太犀利,在她面前,任谁都会***裸地无所依傍。张爱玲曾经有机会做一个母亲,但是她放弃了;大概是自己做小孩的经历让她没有勇气制造一个人吧。看她的《造人》,对于生孩子做母亲——这绝大多数女性觉得最幸福最天经地义的事,她同样的清醒而绝望。一个人在最需要温暖和关怀的时候遭遇冷漠和放逐,那么以后,无论怎样的补救都无法捂热那颗凉彻了的心。童年决定了一生。我读川端康成的作品的时候,也曾这样疑惑,不知道他作品为什么呈现出这么深的阴影,这么浓的感伤和孤独,而《睡美人》等作品中老人的心理诡异和绝望,更是匪夷所思。后来便去搜索了川端康成的生平来看,恍然大悟,而且对于他的***,也觉得情有可原了。写作,不过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十六七岁时候,我痴迷文学,尤其喜欢读悲剧,曾经有过几次遗憾地想:成长这么顺利,时代这样和平,我怎么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呢。现在,读了张爱玲,读了川端康成,读了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我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