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水利施工组织】威海市某河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施工组织】威海市某河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jamychou_2006 2011/9/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施工组织】威海市某河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编制说明及指导思想
1、编制依据
、依据建设单位的工程量清单
、公司的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公司对施工各工序有关的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标准。
、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
、现场实地勘察了解的情况。
2、编制说明
、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着安全文明第一,质量信誉至上,经济合理,科学组织,确保工期,采用分段交差作业的方法施工。
、工程质量目标,达到验收合格标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加快工期。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某河整治工程。
2、建设地点:xx某河环山路-海滨路段。
3、质量标准:验收合格标准
4、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4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08年6月30日
5、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6、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本省xx市某河整治工程,某河起源于邓家塞,由西向东流下,通过环山路、青岛路及海滨路三条主干道,最后汇入大海。全长5990米,,-30米不等,河床内杂草丛生,垃圾较多,并且有各种管道和违章建筑严重影响防汛及泄洪能力。
此次改造河道从环山路-海滨路段全长3360米,新建驳岸表面采用粗料镶面,机制石压顶。河道规划宽度为12
-30米,北侧原有河道基本拆除,南侧原有的做处理。
本工程分两个标段,第一标段为K0+000-K1+380,第二标段为K1+380-K1+70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清淤、筑河堤(毛石、粗料石及压顶石)、拆原有河堤、土方开挖及回填、混凝土面层等工程的施工。
7、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场地交通道路相对畅通,临时设施需自行解决。
三、施工部署
1、工程施工管理目标确定
、质量目标
按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有关规定,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验收,一次交验合格率100%,确保合同质量目标实现,达到国家检验评定合格标准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项目部将严格按照GB/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确定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是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避免小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无重大人身、设备安全事故,‰以下。
、环境目标/指标
施工现场噪声达标,指标必须高于国家要求。
施工现场目视无扬尘、道路运输无遗洒。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率90%,一般废弃物(无毒无害)控制率85%。
减少有毒、有害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毒有害90%物质集中收集和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符合地方标准/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4、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2008年4月15日-2008年6月30日,共76个日历天
2、现场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机构架构。
从各部门抽调优秀工程管理人才进入本项目的组织机构,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按理体系如下图:
第一层次:工程现场项目经理部领导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在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指导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分工负责,代表我公司全权负责本工程的实施工作,圆满实现工程合同的全部内容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第二层次:各专业施工作业队,主要负责各专业项目实施作业过程的管理工作。
四、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临时供水、供电:
施工现场用水主要为砂浆的搅拌及养护。部分生产人员生活用水拟从市政管网引入。
根据施工及生活需要,由自备20kw发电机10台,以保证
足够的施工现场电源。
施工用临时供电、通讯等管线在业主提供的接入点处引入,主线采用“五芯电缆”埋地敷设,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
各种用电机械、生产车间用电等分专线供电。
、临时排水:
综合考虑生产、生活、雨水的排放,对可再利用的废水采取回收处理措施,可用于施工中的各种养护。
在每一处搅拌场地设置1个沉淀池,废水先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后排放入市政管网,排水管用150PVC塑料管,安装时保证排水坡度,要求埋入地下600mm。
、暂设工程:由于施工条件限制,现场住宿及办公等以租房为主,在搅拌场地处设水泥库及门卫。
2、技术准备
、控制点的保护做好保护工作。搞好复测工作,作好书面记录。
、开工前,与设计人员共同进行设计交底,弄清图纸中的施工要求,并把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
、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图纸审查,掌握设计意图,了解设计方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