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学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学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2/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学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3课《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学案〖主干知识〗。症结()媲美()蹙眉()黏土()魁梧()搁下()倾吐()别墅()2、根据拼音写汉字。kǎi()叹chì()热关jiàn()苦nǎo()jiàn()壮guàn()注chá()觉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症结:慨叹:淳朴:惊惶:畅谈:饶舌:参悟:热忱:微乎其微:永垂不朽:4、文学常识填空。《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______(国籍)作家、评论家______。5、文中罗丹给了“我”怎样的启示?〖点击思维〗1、注意“症”的声调为一声;“媲”“黏”“墅”千万不要分别误读为“b씓zhān”“shù”。2、注意“健”和“键”、“贯”和“惯”、“查”和“察”这几组同音字的细微差别,看看此处分别应填哪一个?3、“症结”的本意是“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但是在本文中却不是这个意思;有些成语只要知道了其中关键字的含义,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如:“永垂不朽”的“朽”是流传的意思。4、你知道吗?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工厂主家庭,少年时代爱好文学。茨威格的作品推崇唯美主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渴望出现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世界,但他的幻想在二战中破灭了,由于极度失望,1942年他与妻子双双***于巴西。5、通读课文,在初步感知基础上,大体领会本文的写作主旨。【规律方法】〖理清结构〗在困惑时罗丹给了启示和罗丹两次交往得到会面机会第一次会面第二次会面〖语言特色〗从神态、动作、语言,着力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工作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浑然忘我的精神,是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色。1、神态描写“他的眼睛闪耀着”生动地写出了罗丹有了艺术感觉,发现了需要精心修改之处。“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的蹙着”,生动具体的刻画出了罗丹在修改作品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境界中。2、动作描写“退后一步,仔细看着”体现罗丹工作精细入微,全神贯注。“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的把湿布蒙着女正身像”,写出雕塑家对作品的极其珍视,对艺术的热爱。“在他快走到门口时,他看见了我”,体现罗丹工作的专心致志。“他捏好小块儿的黏土,黏在像身上,刮开一些。”写出罗丹工作的细心,认真,小心翼翼。3、语言描写“还有那里------还有那里------”喃喃自语,体现了罗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专心致志,平易谦和,朴实亲切。〖把握重点〗一、本文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茨威格年轻时游历巴黎的一段经历。在作者没有找到有所突破的症结时,有幸结识了罗丹,从他身上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二、画龙点睛的议论,揭示中心课文的17-19自然段写与罗丹第二次会面得到的启示。这是全文的结尾,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部分以议论为主,通过议论点题。把我从罗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