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2).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2).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2/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洛阳市实验小学张喜锋《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我合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引导学生用网络资源学****这部分内容,并制定出下面的教学目标。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身份证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学会编码;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为了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探索性学****的教学模式,即课外调查收集身份证号码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顺序码、校验码等表示的信息),通过实践调查,采访派出所民警的形式。课内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拓展思维几个环节。,收集资料。了解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中数字所表示的信息。,学生对老师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张老师吗?”让学生根据身份证号码获得老师的有关信息。这一生活化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出本课的主要研究对象——身份证号码。(1)学生通过老师的身份证号码获得了一些信息(根据学生的课前调查),但还存在疑惑。教师适时地播放课前学生采访民警的视频,让学生“亲临采访现场”,从而对身份证号码所包含的信息有一个较为准确、全面的了解。(2)现在小孩出生后就已经有了身份证号码,课前让同学们搜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课堂上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与同学的比较,观察自己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3)体会身份证号码编排的特点。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包含的信息,让学生体会到身份证号码的有序、简明、唯一的特点。,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一名区学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