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项目部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8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目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14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目部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目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新建项目行政手续范围:《土地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职业病防护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应急预案报告》、《环境验收监测报告》等。与技术服务公司签订评价报告时务必验证对方当事人有效证件,验明公司资质,审查对方经办人代理权限,审查对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合同拟定完成后必须由公司领导会签后方可签订合同。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按程序如期完成每项行政手续办理工作,不得延误。五、积极协助技术服务公司编写各类报告,提供内容真实真实可靠。六、定期组织编写技术服务公司与各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的沟通协调会议,以便准确、及时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顺利拿到相关批文。国家扶持资金申报管理制度仔细研读国家、地方政府的各类政策,保持与政府相关部门信息互通,保证第一时间掌握各类资金补助政策。根据政府下发的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编写资金申请报告。对上报的资金补助项目,务必跟踪落实进展情况。对已经补贴的项目,协助财务部人员办理紧张手续。能源管理管理实施细则一、、增强全员节能意识,减少从原料到产成品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制定本细则。,要进一步落实有关工作责任制,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履行上级部门下达的节能监察指标,采取公司节能领导小组检查和各用能部门监督相结合的节能工作体制。二、,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制。。负责公司年度节能计划以及节能技术改造及资金筹备工作。制定公司和各部门的节能目标,分解考核办法,加快工艺技术进步,有效降低产值能耗,提高企业经营效益。3、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节能工作全面负责,切实抓好节能工作,落实责任制,完善基础资料管理。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节能目标。三、(1)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2)采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有效措施,促进企业用能合理化,不断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能源费用投入产出比;(3)建立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强化能源科学管理,制定节能计划和目标;(4)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5)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实施节能培训,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行业的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企业各项节能规章制度、定额和目标等;(2)组织制定年度节能计划、审查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等;(3)考核检查公司各项节能工作,组织评比和讨论重大奖惩事宜;(4)组织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5)根据国家能源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成本能耗考核办法。(6)会同各有关部门组织新建、扩建、改建、修改项目和设备的节能性评定工作;(7)组织开展企业能量平衡、物料平衡、能量审计、编制能源消耗定额;负责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分析与考核;(8)对各用能部门进行能源计量、统计、检查和监督;(9)公司节能奖的审核和浪费能源的处罚事宜。(10)节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及审定工作。(11)组织公司内重点用能设备的效率测试工作;(12)全公司能源计量装置的配备和管理工作,按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规程的要求执行;能源计量装置的选型、精度、测量范围和数量,以满足能源定额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验、使用、维护制度。(13)召开节能分析会议,每年对节能经济指标和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出具分析报告,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比工作。(14)组织节能宣传活动,实施节能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全员节能素质。(15)抓好节能教育,对新上岗的职工必需做到三级节能教育培训,熟练掌握工艺设备技术、节能技术,达到节能目的。(16)组织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节能监察、审核,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限期改造,确保节能生产。(17)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设立节能领导小组和专职节能考核员,加强考核员的对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四、能源管理岗位职责(一)职责分工组长:负责节能全面工作,批准公司节能年度计划。副组长:负责节能技术改造等资金筹备工作,以及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和协调。组员:负责生产系统、工艺系统系统、财务系统、电力系统、物资采购系统、能源计量系统的日常节能减排工作。(二)(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