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引子——学****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学****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学****二字,看看毛泽东主席是如何学****的。       毛泽东论读书与学****学要胜古人书要反复读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更加嗜读。毛泽东的故居中南海就像个书天书地,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等书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直到重病临终之前,毛泽东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过去了。10多个小时后,毛泽东在书香味中离世了。毛泽东孜孜不倦地读书学****是他成为伟人、作出丰功伟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毛泽东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也有着丰富的学****经验。毛泽东常常论及读书与学****其相关思想非常丰富。毛泽东是怎样论读书与学****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一、学要胜古人。在毛泽东早年所作的《讲堂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在现实中,毛泽东也确实是才胜今人,学胜古人。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读尽天下书。从1920年开始,毛泽东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后,就开始潜心钻研,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并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于革命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继孙子兵法后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毛泽东在哲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二、积学贵有恒。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用功读书,持之以恒。他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化用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的对联)。这副对联体现了毛泽东对积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毛泽东之所以成就为哲学家,是他终生注意研****哲学的结果。例如在延安时期,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的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亲笔作了3000余字的摘录,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三、书要反复读。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对喜欢读的书,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书,他****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有些书,页面上留有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圈划批注,这是毛泽东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留下的手迹。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