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课时】口算除法——估算一、,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合理估算。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出示下面的情景:(1)课本p16页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张阿姨买了143个梨,每4个装一袋,大约可以装多少袋?(3)每听饮料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4)有185人的旅游团要在“休闲假日”旅馆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学生能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下面4个算式:124÷3≈143÷4≈100÷3≈185÷4≈。让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意图: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除法估算的知识。板书:除法估算(二)互动交流,(1)个问题(124÷3≈)的估算方法。(1)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汇报、展示学生估算的方法和过程:生1:124≈120,120÷3=40,每人大约运40箱;生2:124=120+4,120÷3=40,4÷3≈1,40+1=41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以运1箱,这样每人大约运41箱。(2)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并小结: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②两种估算的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4≈。生1:143≈160160÷4=40143÷4≈40生2:143≈120120÷4=30143÷4≈30生3:143=120+23120÷4=3020÷4=530+5=35对合理的估算过程和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小结: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准确值在30和40之间,当然以35更好,因为它最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1)再现问题:①每听饮料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②有185人的旅游团要在“休闲假日”旅馆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第1题:☆学生汇报估算过程:生1:200≈210210÷3=70200÷3≈70最多能买70本。生2:200≈180180÷3=60200÷30≈60最多能买60本。生3:200=180+20180÷3=6020÷3≈660+6=66最多能买66本。组织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第2题:学生汇报估算过程: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