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漫专业论文动画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目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其需求的动漫人才,为动漫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中国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的产业。在文化、出版、服务、娱乐等多个行业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漫形式,因此动漫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之一,在二千家省市电视台中,就有四个专业动画频道,二百多个动画栏日。据估计,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分钟。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片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动漫市场的强大需求正推动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内动漫设计创作的人才缺口却十分巨大。目前全国对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大约在20万左右,而动漫从业者还不到1万人,其中数字动画的人才缺口就超过15万,可见动漫产业人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内仍然是缺乏的。二、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应用型急缺人才。对于社会对动漫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那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究竟如何呢?总的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不管是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资力量匮乏动漫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专业,本科院校目前培养的师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各个院校对动漫专业师资的需求。而职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追求院校利益最大化,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往往不是专业的动漫教师,大多是跨专业的教师通过短期的培训或者进修之后从而担任动漫专业的教师。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要培养好的动漫人才就是空谈。(二)课程设置单一从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动画技术的课程,特别是电脑软件,忽视了对动漫人才关于影视文化方面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大多以平面设计为主,开设的动漫课程无非是卡通形象设计、二维网络动画、三维影视动画等。开设的动画软件课程主要是PHOTOSHOP、FLASH、3DMAX等。现代优秀动漫作品是艺术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所致,如此单一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偏于动画技术,忽视了艺术创意的培养,要想制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只能是空想。(三)缺乏实践场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的高职院校非常少,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些临近毕业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到动漫企业实习。学生无法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无法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在最后阶段失去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最终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三、转变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我浅谈关于改变现状的一些看法。(一)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