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乔家大院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doc

格式:doc   大小:40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乔家大院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16 文件大小:4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乔家大院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乔家大院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摘要:从资料调研、图像分析入手,探究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院的建筑文化意蕴,着力分析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景观;使建筑能充分吸收历史,融合人文,从建筑中看到人文历史。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装饰;,北距太原54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历史上的乔家以经商为主,主要经营票号。而乔家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靠其对教育的重视,创造出“学而优则贾”的治家家训,并且代代恪守,人才辈出,儒商兼容。清代时晋商的辉煌时期,和众多的山西成功商人一样,经商致富后的乔氏家族在自己的故乡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筑建设。作为恪守礼仪传家、尊师重教、树人为本的文化世家,经过几代人的陆续修建,不仅使其宅院具有功能齐全的庄园特性、井然有序的中华礼仪传统,而且有典雅浓郁的儒家文化品味。大院的建筑将浓郁的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规模上、布局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恰如其分的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刻明珠”。,完成于民国初年,正值我方米,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以此为东南院、西南院、新园。庄园的主人数代的精心修缮,决定了乔家大院精致、肃静的高雅格调。走进乔家大院的正门,一条长80米、宽7米得石铺甬道将6个大院分割在南北两边,分别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东南院、西南院和新院。这六个大院各由三五个小院组成,院中有院,院中套院,共有20个小院、313间房屋,布局、格式各不相同,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每个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为主人居住,偏院则为客房及佣仆的住址和灶房。正院比偏院要高出一截,两者的房顶结构也不相同。所有6个大院、20个小院都由正院和偏院构成,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标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和大多数富商家族相同,乔氏家族“商而优则仕”,到第五代传人乔景俨官至二品,因此乔氏家族在修缮宅院时,其兼容了官僚府第的气派也体现了富商巨贾的奢华。“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王朝赖以维持封建统治的思想理论支柱。儒家的礼,主要就是讲人与人关系中的尊卑等级和秩序。孔子的思想影响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建筑上,就有了等级和尊卑之分。乔家大院也不例外,它也遵循儒家“礼制”思想。比如,正院与偏院在结构的高低、房顶的标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每个四合院的正房必须是单数,如果地面只够盖四间,那就要“四破五”,盖成三间标准正房,两边各盖半间耳房。正房是父母长辈的居住,东厢是哥哥居住,西厢是弟弟居住,这就叫“兄东弟西”,小姐则被安置在很隐秘的绣楼之上。这不仅是显示建筑学意义上的高低有致、层次分明,更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每个社会成员,按照礼制规定的秩序,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形成一个等级分明,上下尊卑,有序而又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再比如:过厅,即厅堂,是传统宅院建筑中规格较高的建筑。在古代,住宅的外形和布局,必须符合宅主人的身份等级,品官的府第也不能超越他的品味应有的间数、进深、装饰、色彩等级。这也充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