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9/2/16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姓名:_________时间:_________※精心整理※优质资料※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统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单元教学要求: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单元教学重、难点: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及相关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形式横向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合理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4、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协作学****和传播信息。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4、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5、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6、小组合作学****7、小组汇报8、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9、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展示数据、科学预测、决策作用。四、巩固练****课本40页第1、第4题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随堂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钜形统计图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及相关练****教学目标:1、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让学生在学****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复****导入1、画统计图有什么作用?2、观察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3、你对这个统计图的画法有什么建议?二、探究新知1、发现矛盾,引出新课。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2、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优点是什么? 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3、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