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几天学习了很多“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主题的理论,有很多不太懂,但学习得多了,渐渐感觉到面前铺展开来的是真正地课改。早就听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围绕这些主题写过一些论文,也听说过“以学定教”这四个字,但一直未能真正潜下心来去解读她,直至今日才发现,那时只是对这些理念、方式的一种字面理解,现在才刚刚揭开她的面纱。一、先学“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1、备学的设计。设计备学,要求教师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起先我紧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和需要提前准备的内容设计,整个设计散发着浓浓地练习的味道,学习了绿水的备学后,知道了“有营养的知识要放在好看的瓶子里”,设计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2、备学的指导。开始,只有两三个学生知道怎么去阅读教材,怎么去思考老师提供的思考性题目,大部分学生想去完成,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小部分学生不做。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从思想上引导他们重视课前的备学,对课前认真备学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归因于他们的课前备学,并大加鼓励和赞扬,还给了一定的物质刺激。其次利用晨会时间,让“先跑起来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备学过程。除了上面的两点,最重要的是老师的示范,“磨刀不误砍柴功”,我花了一些时间,带着学生边阅读教材边思考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包括教材上的插图、旁注、问题,如何一一思考,再写下阅读心得。备学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了课堂上能不能积极参与。两个星期后,发现会阅读的学生多了些,但是还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尤其是阅读课本后的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习惯听老师提问,不会主动思考,所以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指导备学,任重道远!3、备学的检查。备学除了让学生先学,先思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备学情况,了解学情,调整课堂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优质,更高效!所以备学的检查显得尤其重要,每天在上课之前,都要把备学收上来仔细批阅,学生看到你的批阅,会更激起他们用心备学的愿望。现实情况是上课之前来不及批阅,所以我很多时候来不及写评语,只简单写个日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何缩小,期待实践!二、后教“后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同伴之间的互学互教;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学互教。同伴之间的互学互教,指的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生教生”的形式展开。我在巡视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小组讨论费时,效率低,导致课堂上的任务几乎都不能及时完成,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带着思考备学,用心思考后的交流才能把一种想法变成两种甚至三种,这样的交流才真正有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会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去交流,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怕出错了老师责骂,同伴嘲笑。合作学习的指导很重要:一般4人一组,根据课堂表现和检测反馈的情况确定每组的1、2、3、4号,这个号儿可以随时调整,从4人中选一个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