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耐碱、耐腐蚀、且涂层附着力好、抗冲击力强等特性。同时粉末涂料没有霉素气体挥发,涂料可以回收利用,大大改善了生产工人的条件,符合环保要求,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效益。粉末静电喷涂工艺的操作方法,由于使用的涂料及产品基材不同,与传统哄喷漆工艺有比较接近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因此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掌握好涂料的技术特性,用以保证喷涂质量和生产劳动的安全性。预处理工艺喷涂前的金属件(目前国内尚没有理想的对塑料件、木制件进行喷涂的粉末涂料),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工件上无油、无锈、无污渍。这是粉末喷涂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预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喷涂层的质量。预处理方式对于产品工件的预处理,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主要根据工件结构、体积、产品批量而选择的)。喷淋通道式(宜用于工件单一、结构简单、大批量的加工) 浸槽式(适用于工件复杂、结构不定、批量受限制的加工)预处理方法表面预处理工艺主要根据产品材料不同而选择工艺方法,工艺工序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黑色金属结构件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表:去油(5-10min,60-80℃)清洗(3min,50-70℃)清洗(2min,冷水)去锈(10-15min,45-60℃)清洗(3-5min,冷水)中和(3min,常温)清洗(2min,冷水)磷化(5-30min)清洗(2-3min)清洗(2min,50-70℃),兼物理冲刷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优点,因此选择的处理时间相应比浸泡式短,而且工效高、质量好。有色金属结构件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表:去油(5-10min,75-85℃)清洗(2min,55-70℃)清洗(2min,冷水)钝化(10-15min,30-50℃)清洗(2-3min,冷水)清洗(2min,钝化)烘干部分加工件,由于工艺要求,亦可采用磷化后再钝化处理的方法。预处理工艺溶液预处理工业溶液的选用是否得当,是预处理工艺质量保证的关键,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减少物耗的关键。去油工艺通常采用工业固碱、液碱、工业皂粉、清洗剂等配制;操作时应根据工件材质,表面油渍情况选择工艺温度和时间;实施喷淋处理时,应适量加入消泡剂。去锈工序通常采用工业硫酸、盐酸以及其它添加剂配制;操作时应根据工件表面锈蚀情况而选择工艺温度和时间;由于处理系统的材质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采用喷淋方法。磷化工序通常采用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氨,以及氯酸盐、硝酸盐、铬酸盐等配制;磷化液分为铁系磷化剂、锌钙磷化剂和锌钙镍系磷化剂,其根据配比及产生生成的磷化膜不同而分类的;操作时应根据工艺要求,以及磷化液的技术参数选择工艺温度和时间;实施喷淋处理,应适量加入消泡剂。清洗工序清洗工序是为了保证碱、酸液等溶液不再粘附在工件上的处理工序,通常采用热水和流动清水。操作时应根据工件沾粘溶液的程度,选择洗净的工艺时间和温度,实施喷淋处理效果更佳。;,防止酸、碱溶液不断浸渍而增加,影响清洗效果;、结构、体积、批量选择适当的溶液;、结构选择预处理方式;、溶液的技术参数选择工艺温度和时间。工艺操作规程上班操作前对溶液进行检测;对需要加热的溶液进行加热;操作前对所有进出水、气管阀进行检查(喷淋式的还应检查水泵、喷嘴是否正常、无阻塞、漏水现象)。检查吊装工件的器材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操作工必须穿戴好耐酸碱劳保用品才能上岗施工;应按工序要求循序操作,不得颠倒;严禁先放硫酸、盐酸,后放水;预处理后的工件烘干或快速风吹至无水份;预处理后的工件不宜存放过长时间,并应置于湿度小于65%的环境中,置放时间建议不得超过3天,超过磷化膜保护期出现绣迹的应重新处理。(试管、天平、离心机等)(七)、喷砂处理通常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主要是一些工件较大、材料厚度较厚和不易进行化学处理的加工件。如: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气瓶、拖拉机零件、发动机铸铁等工件均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去油、磷化、清洗为一体的四合一处理溶液和去油、磷化、清洗为一体的三合一处理溶液适用于不同方面:四合一处理液适用于小件,工作场地小,技术要求不高的加工;三合一处理液适用于批量比较大、品种材质基本相同的工件加工;二合一处理液适用于批量大,品种、材质相同的工件加工。由于三种综合处理溶液在实际使用中,尚还有很多综合问题得不到解决,质量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