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史非选择题不同设问的答题方法总结【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的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主观题答题规范要求】文综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一、读题要规范:今年新课程高考试题都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读引言(题引)。主观题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的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专题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例举1:2008届江苏高考题21.(10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这道题以社会史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代历史上小人物历史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社会史内容。2、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读材料出处: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例举2:《2009年高考模拟训练题(一)》T29考查福建农业相关问题是,所引用材料出自《农政全书》,我们据此可以判定,材料所言为明代福建农业引入高产作物相关内容。二、审题要规范: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考试因为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所以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没有认真的审题,没有认真的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打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只有在平时考试当中注意审题的规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审题要做到四大要求: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