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鹅疾病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鹅疾病防治.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2/17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鹅疾病防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鹅疾病的种类与其他家禽相比,鹅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但有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一旦发病,损失巨大。鹅疾病的种类有以下三大类: 一、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如外伤、饲料中毒及缺乏某种营养等普通病。 二、由于寄生虫寄生在鹅体内或体表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绦虫病、前殖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气管吸虫病、盲肠虫病、鹅毛滴虫病、鹅裂口线虫病、鹅支气管杯口线虫病、羽虱等。 三、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症状,并能传播蔓延的传染病。 鹅疾病防治是养鹅的重要环节,有时是养鹅能否成功的关键。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养鹅业的日益发展,预防和控制鹅的疾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养鹅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鹅的疾病防治工作,严格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确保鹅群健康和养鹅生产的顺利进行。鹅病的预防措施饲养管理不合理,会导致鹅生病,甚至会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养鹅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鹅病的预防措施如下: 一、经常保持养鹅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天天清扫鹅舍和运动场,经常更换舍内的垫草,保持其干燥柔软,经常刷洗消毒食槽及水槽。 二、及时搞好禽霍乱、鹅瘟的预防注射,一旦发生各种传染病要及时隔离,严格消毒。 三、经常检查鹅群的健康情况,发现疾病及时处理。每日出舍放牧前,应观察鹅只的粪便是否正常,鹅只的表现是否有病,以避免传播疾病,减少损失。 四、从外地购进的鹅只或种蛋,一定要经过隔离观察后才能入舍;种蛋要经消毒处理才能入孵。 五、鹅群不可进入疫区放牧,谢绝外人进入鹅舍参观或接近鹅群。鹅场常用疾病防治药物 一、抗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等。 二、磺胺类药物:一般只有抑菌作用,无杀菌功能,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细菌性感染疾病和原虫性疾病。 三、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氟哌酸和吡哌酸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敏感,对某些厌氧菌也有效,有其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有耐药性的菌株、支原体效果较好。 四、喹恶啉类药物:为合成抗菌药,含有喹恶啉1,4-二氧基团,常用的有痢菌净和喹乙醇。 五、其他药物:复方敌菌净的抗菌机理是妨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而起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均有疗效。禽泰克的主要成分为金刚烷胺,是一种高效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特效药,能迅速缓解各种流感症状,有效防止细菌继发或合成感染,对鹅的流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种鹅疫病防治种鹅疫病防治与饲养管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直接影响种鹅饲养管理的效果。种鹅场需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格地实施各项常规防疫措施,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密切注意疫病流行动态,真正做到防重于治。对鹅影响大的主要是几种传染病: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在行业中已得到有效控制,,14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1羽份/只,开产前接种中毒疫苗2~3羽份/只;在20~30日龄接种鹅副黏病毒疫苗1羽份/只,开产前接种2~3羽份;在2~,每3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每次1ml/只。大肠杆菌病在目前虽较棘手,但它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疫病防治措施,发病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