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打破伤风针需要注意.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打破伤风针需要注意.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5/10/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打破伤风针需要注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切记打破伤风针须规范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破伤风一般潜伏期是6~12日,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天就发病,发作后病死率高达20%以上。如果采取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措施,~,即可获得免疫保护作用。
预防破伤风有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方法
自动免疫法是以破伤风杆菌经多代特殊培养所产生的类毒素(TT)为抗原,注射进入人体后,可产生相当高的抗体。TT无毒性,作用可靠,且不发生血清性过敏反应。具体方法是:前后共注射3次,。第1次皮下注射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后,间隔4~8周,再进行第2次皮下注射,即可获得基础免疫力。如在半年至1年后进行第3次注射,就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保持10年以上,随后(如5年)再追加注射1次(),便能保持稳定的免疫力。目前用于主动免疫的破伤风疫苗是由破伤风类毒素配制的,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DPT),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DT),破伤风、减量白喉混合疫苗(Td),单一破伤风类毒素(TT)。
被动免疫法有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两种。
当前绝大多数医院门、急诊对开放性创伤的处理,注射TAT已成为一项常规。但是,马血清蛋白对人体有很强的过敏原性,%。无论是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或皮试阳性脱敏注射均有过敏反应,甚至因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有学者认为,注射TAT的危险发生率甚至比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性还要高很多。
在国外使用TIG预防破伤风已有近40年的历史,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应用,至今尚未发现严重过敏现象。虽然目前TIG制备复杂、成本较高,但是TIG具有使用安全、中和毒素作用强、一般无过敏反应等优点,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TIG代替TAT的原因。
受伤后应如何进行免疫注射
临床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的创伤都适合或需要注射TAT或TIG,而是应根据伤者个体差异和创伤的具体情况决定。美国《常规创伤处理原则的破伤风预防方案》值得借鉴。
1、伤口小、表浅、清洁、无异物或坏死组织者,无免疫或免疫不全、免疫史不清、加强免疫超过10年的,注射一针TAT,同时接受或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或加强免疫;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未超过10年的,原则上不再进行免疫预防。
2、伤口大、深、清洁、有破伤风感染的潜在可能性者,未免疫或免疫不足、末次加强免疫时间超过10年的,可加强注射一针TT,同时应在对侧注射250IU的TIG或TAT1500IU;末次加强免疫时间在5~10年的,则只加强注射一针TT。 3、伤口大而深、污染不洁,有大量异物、坏死组织,或未彻底
3、  清创伤口者,未免疫或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