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资本运营的主体与市场环境
第一节资本运营的主体
一、资本运营主体企业论
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独立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是资本的载体,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因此,我们认为资本运营的主体是企业。
1、企业的含义:是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基本特征:
(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2)企业是经济组织;
(3)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4)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创造了体制环境。我国资本运营的主体是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
国际上通常分类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对企业微观构造及其运作机制所做的规范,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一)个人业主制企业
1、定义:
个人业主制企业又称个人企业,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业主自己直接经营,业主享有企业全部经营所得,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如果经营失败,出现资不抵债时,业主要用自己的家财来抵偿。这种企业在法律上为自然人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
2、优点
(1)建立和歇业的程序简单;
(2)产权转让比较自由;
(3)经营者和所有者合一,经营灵活,决策迅速;
(4)利润独享,保密性强。
3、缺点
(1)企业本身财力有限,偿债能力小,取得贷款的能力差;
(2)难于从事需要大量投资的大规模工商活动;
(3)业主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太大;
(4)企业管理水平有限,企业生命力弱,如果业主无意继续经营,或因业主死亡、犯罪或遇其他各种意外,企业的业务就会中断。
这种企业一般只适宜于投资额小,技术工艺比较简单,经营管理不太复杂的小型工商企业,我国近几年大量出现的私营企业大多属于这类企业。
(二)合伙制企业
1、定义: 这种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
2、优点(相对于个人业主制企业)
(1)可以从多个合伙人筹集资本,创比较大的企业;
(2)可以从多个合伙人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合理分工,使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3)多个普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每个出资者的经营风险也相对减少。
3、缺点(相对于个人业主制企业)
(1)合伙制企业是根据合伙人共同签订的协议建立的当某一原有的合伙人退出,或是新的合伙人加入,都必须重新确立新的合伙关系;
(2)由于多个普通合伙人都有权代表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各项决策都需要各普通合伙人的同意,因而很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延误;
(3)产权转让比较困难,须经合伙人一致同意;
(4)企业的发展不稳定,易于解体。
(三)公司制企业
1、定义: 这种企业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公司制企业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优点(相对于前两种企业)
(1)具有筹资优势;
(2)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3)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4)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5)所有权方便转让;
(6)具有规范而严密的组织结构;
(7)公司发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