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7章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时间:2次课,4学时)第7章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本章学习要求:了解高层建筑的基本知识及施工特点。熟悉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送设备等高层建筑施工机械的分类、特点和选用。熟悉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等高层建筑施工用外脚手架的构造特点和搭设要求。了解高层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用于浇筑大空间水平构件的台模、密肋楼盖模壳,及用于浇筑竖向构件的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等成套模板施工技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猛增,建设用地的日渐紧张,促使建筑向空中发展。而我国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建设,也标志着我国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如结构、消防和运输来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确定为: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最高到50m);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最高到75m);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m);第四类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在100m以上)。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按结构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国内高层建筑大量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用得最少的是钢结构。但从我国历年建造的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看,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尤其是随着国家建筑技术政策由以往限制使用钢结构转变为积极合理扩大应用钢结构,必定推动高层钢结构的快速发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由于其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结构性能,将是今后国内外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同一个结构部位采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形成的结构形式,如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等。混合结构是指在同一座高层建筑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形成的结构形式,如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框筒结构体系等。: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和筒体结构体系等。、高度大,因此对楼盖结构要求也高。高层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高层钢结构通常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现浇楼盖结构按梁系布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肋梁楼盖、井格梁楼盖、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等。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楼盖用料多、自重大的缺点,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正在被广泛的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能够满足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灵活使用的要求,不仅用于现浇框架结构,还用于大开间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中,压型钢板既用作永久性模板,又充当楼板底面的受拉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楼面荷载。压型钢板作为模板,可省去支模、拆摸工序,方便施工,充分发挥钢结构快速施工的特点。。) 工程量大,造价高我均建筑面积为14620m2,,实际工程量还大于此倍数。高层建筑平均造价较全部竣工工程平均造价约贵47%~67%。2) 工期长、季节性施工(雨施、冬施)不可避免我均为10个月左右,高层建筑平均为2年左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全年时间,合理部署,才能缩短工期。3) 高空作业突出高空作业要重点解决好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问题。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4) 基础工程施工难度大高层建筑基础的埋深越来越大,施工复杂性日益突出,造价进一步提高,其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已成为地基基础工程领域的一个难点、热点问题。高层建筑的基础,不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还是桩基复合基础都有较厚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