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性脑梗死;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增加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作者对在我院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样本选自1998年4月~2005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3~67a,平均57a;%;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30a,;有糖尿病病史3例;术前行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例,额颞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   对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制定治疗、预防措施。 2结果脑梗死均发生在术后72h内。CT扫描确诊5例,开颅手术中确诊l例。脑梗死发生在血肿同侧5例,对侧1例。微创术后发生1例,开颅手术后发生4例,先微创后开颅手术后发生1例。6例患者均合并轻重不等的消化道出血,均采取了气管切开。1例微创手术因脑疝形成改为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1例小骨窗手术因脑梗死后水肿加重形成脑疝而改行大骨窗减压术。6例患者确诊后均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降血粘度治疗,未用溶栓药物。经治疗后重残4例,植物生存l例,死亡1例。 3讨论   (1)高血压患者均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不光滑,血液粘滞度高,高血糖患者血液粘滞度更高,脑出血发生后导致反射性的脑血管痉挛及体内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大量分泌,加重了血管腔狭窄,有利于脑梗死的形成。(2)清除血肿后,局部压力下降,使血肿压迫而移位的脑血管反弹再移位,血管走行方向及通过的血流速度及方式改变,易于发生脑梗死。(3)脑内血肿生成的自由基及术中出血的降解产物对血管产生刺激,使血管产生痉挛,有助于脑梗死的形成。(4)手术止血过程中电凝产生的高温,在止血的同时也能使血肿腔周围正常的血管变性回缩甚至闭塞而引起脑梗死。(5)术后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颅内压而大量使用脱水利尿剂、控制液体入量,使机体处于脱水状态,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使脑血管收缩或处于高凝状态,促使脑梗死形成。(6)术后为防止再出血而采取控制血压措施,当血压下降过快、过大时,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减慢,易于脑梗死发生。本调查显示,6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5例在血肿的同侧,提示手术创伤也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术后脑梗死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我们认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手术方法的选择:尽量采用微创手术。本调查中采用的手术方式有YLl型穿刺手术,椎颅穿刺置软管道微创手术,我们认为,椎颅穿刺置软管道微创术适用范围更广,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若微创抽血不理想,脑疝不缓解危及生命者,虽抽血满意,但出血汹涌而病情迅速恶化者,抽血顺利而脑水肿重,颅内压力高,脑疝不缓解者,这些情况均说明微创手术失败,可立即改为开颅手术。(2)手术操作问题:术中手术操作要稳准,止血彻底可靠,入路时尽量避开血管,进血肿腔后,要认准出血血管电凝止血,双极电凝使用能量尽量小,注意滴水,轻微溶血不要大面积电凝止血,血肿腔放置质地柔软的引流管,如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