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高尧峁学校蔚奶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快乐”,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最快乐?2、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补充课题:给予是快乐的)3、什么是快乐的?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什么是给予?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5、这些问题提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24课《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3页,自由读一读预习导读,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要求。(指名回答)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学习生字词。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这件事让保罗明白了什么?出示: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生齐读这个句子。5、是什么让保罗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读后,请同学们来复述这个故事。(指名讲故事)6、交流:(1)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①“睁大眼睛”“惊叹”说明什么?②男孩希望什么呢,保罗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男孩,你希望什么?男孩到底希望什么,我们看看男孩是怎么说的?(2)出示:“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这样的哥哥,是什么样的哥哥?是啊,我们错了,保罗也错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哥哥。男孩从小立志要在圣诞节为弟弟送上一辆新轿车,多么了不起啊。这是多么让人感动又意外的话语啊,听到这话,保罗做了怎样的决定?(3)出示:“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品读: ,请你读。,齐读。7、男孩答应了保罗的邀请,坐上了他的新车。车开了一段路,男孩为什么又要求保罗将车开到他家门口呢?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思考:(1)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老师想问一问你为什么要保罗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呢?你是怎么想的?(2)本来这个贫穷的小男孩能够摸一摸,坐一坐这样的新车就已经很难得了,为什么还非得保罗这样做呢? 交流:从“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这一句话中读懂的内容。(3)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男孩男孩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从这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借助文章中的重点词来体会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及心急,并读出自己的感受)。(4)小男孩是这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弟弟说的呢?指名读,说一说从哥哥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想象:在这之前,弟弟从未出过家门,从来没有看见过,从来没有看见过,从来没有看见过。然而,有了这辆车就可以,就可以,就可以…… (在处理这一部分时,要启发孩子,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品读:,有了这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