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质类专业导论学术报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论文作者:兰陈涛学号: 摘要: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XX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前言: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关键词: 地理学,环境学相关学科生态学、规划学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来自:写论文网:地质类专业导论学术报告)。就业与继续深造毕业后能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自然地理等研究生继续深造。自然地理与资源在环境中,环境的破坏意味着资源的流失。例如:地下的矿产,地上的山林,看起来它们很简单,好像是孤立存在的,其实不是。很多生物资源都是与森林共存的:乔木没有了,灌木似乎可以一统天下,而藤萝却更容易攀援,风长的藤萝会让灌木无立身之地,消灭了灌木以后的藤萝就会以自相残杀的方式作用于群落,依赖植物多样性存在的动物多样性也跟着失衡。所以森林只是生物群落的建群种,群落如果失去建群种就会塌缩。以建群种为代表的群落退化,就意味着环境的变化,地面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不会是良性的,而是以极端天气增加的形式出现。沙漠化就是过度利用土地和森林草场的结果。如果毫无顾忌的开采矿藏,就会导致地面植被的破坏。任何地方的自然资源都不是我们眼里的那么简单,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可能就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宝贝,“没有用”可能就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现在没有用,不等于将来没有用,与其后悔,不如及早保护。所以,保护环境就是珍惜资源,恢复环境就是涵养资源。任何地方的自然资源都不是我们眼里的那么简单,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可能就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宝贝,“没有用”可能就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现在没有用,不等于将来没有用,与其后悔,不如及早保护。所以,保护环境就是珍惜资源,恢复环境就是涵养资源。学习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个专业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与资源。对于这个学科来说这是举足轻重的。同时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的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资源枯竭,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枯竭,将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1968年,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在全球学术界和政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自此,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学者就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可持续发展战略达成了很多共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各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主要具有下述内容:第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实现这种持续利用,提出了最低安全标准,即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第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除芬兰、瑞典、挪威、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外,各国都把环境保护放在可持续战略的优先地位,强调运用环境税、产权界定等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法制手段来保护森林、淡水、耕地、海洋、大气免受各种有毒物质的污染。第四,相信市场激励与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替换问题。认为市场机制可通过资源价格的变动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