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案例探讨:到沃尔沃去?.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探讨:到沃尔沃去?.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探讨:到沃尔沃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探讨:到沃尔沃去?   到沃尔沃去!3月28日,吉利和福特公司在瑞典签署收购沃尔沃的协议后,中国汽车人才开始暗流涌动。沃尔沃成为他们一种新的职业可能。   这几天,华泰汽车的工程师郭亮(化名)在一本专业电子期刊上看到报道称,已经有华泰汽车的员工给吉利写信,联络去沃尔沃工作的事宜。他叫来一个同事共同分享这条消息,之后他们并未交流什么。这种讨论在办公室里显然有些过于敏感了。   郭亮曾在协议签署前私下给现任吉利沃尔沃项目CEO童志远打过电话:“他还记得我这个老部下。”郭亮说等沃尔沃交割完毕,他会考虑工作地点、薪资等综合条件决定去留。   媒体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不算吉利未来派驻到瑞典总部的管理团队,仅中国沃尔沃项目人才缺口就将达到2000~3000人。而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提供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汽车研发人才缺口在50万人以上,维修人才缺口甚至达到了80万人左右。显然,沃尔沃在中国的拔地而起会加剧这种短缺。   事实上,这场战斗已逐步从暗战变为光天化日的对决。吉利集团发布公告,将于今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举办北京汽车人才专场招聘会。这正是全国汽车人才汇聚北京的时刻。   “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3月29日,李书福从瑞典凯旋而归,飞机一落地就直奔近300家媒体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管理团队进场时,几十个摄影师足足向他们闪了数分钟,才被公关逐步驱退。这一天,李书福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会场上,李书福回答问题的尺度仅限于吉利的并购事宜,但是抛出问题的人们显然更关注沃尔沃的后续发展。此时站在台上回答记者提问的高管中,独缺已被任命为吉利“中国沃尔沃轿车项目”CEO童志远,他和这个项目显然仍是吉利的秘密武器。   不过所有的部署正在全面推进,3月25日,吉利集团人力资源公告栏中发布了“新吉利、国家化、大舞台”的人才加盟邀请。其中国际及合资项目人才需求,包括设计高端轿车项目和动力总成项目两大部分。显然这是专门为中国沃尔沃准备的。需求方向涵盖中国总部筹建人才、新基地建设及筹建团队成员、中国总部变速箱等数十个具体职位的招聘。网页上还着重写到:如果您是知名合资汽车公司的关键或后备人才,请在标题中注明公司名称。   记者了解到,华泰、北京奔驰等多家车企的员工都在以不同方式打探着沃尔沃的招聘消息。事实上,恐怕每个车企的相关员工都有相当一部分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吉利招聘公告发出后,15天内的点击量达到了1万余次,加之签约前后大家对吉利的关注增加,吉利集团网站流量迅速蹿升,Alexa排名从原来的籍籍无名到现在最高攀升至15000名的水平,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专业互联网公司的排名情况。   此外,追随童志远也是沃尔沃项目的吸引力之一。这段时间,童志远收到了不少原下属的短信和电话,这其中包括北京奔驰和华泰汽车的员工。一名华泰汽车的员工告诉记者,童志远到华泰工作后主持推出的一款新车型,一年后即占据了华泰2009年汽车销售额中90%的比重。而且童志远虽身居高位,但很容易接受下属的反对意见,也非常重视员工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各汽车公司也正在积极应战。接替童志远的华泰汽车新任总裁刘志刚正在筹划一份加薪计划。事实上,去年很多汽车公司都曾经通过提高加班费的方式变相加薪。   不过,中国沃尔沃的最终选址将成为招揽汽车人才的重要砝码。“谁不想在大城市工作呢?”一名有意向去沃尔沃工作的工程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