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14江西教招考试心理学指导“白胡子”的烦恼.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江西教招考试心理学指导“白胡子”的烦恼.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19/2/19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江西教招考试心理学指导“白胡子”的烦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4江西教招考试心理学指导“白胡子”的烦恼“白胡子”是欧美民间对心理学家的称呼。因为早期的心理学家,无不有一嘴浓密性感的白胡子——巴甫洛夫、冯特、詹姆士、华生、佛洛依德、科勒……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与人类认知和行为息息相关的学科,作为一门充满了神秘与假设的学科,心理学一路走来充满了崎岖坎坷,而这些“白胡子”们也遇到了很多烦恼。中公教育王安中老师带你一起走进心理学的世界,去看看“白胡子”们到底存在着哪些烦恼。烦恼一:人?还是动物?早期心理学,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无法用无创伤的方式研究人类的心理,因此,早期心理学家,尤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更多的使用动物进行行为主义实验,并结合脑解剖证据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理论。但问题又出来了,你用动物做实验(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是用老鼠、猫或狗来实验),实验结果能推论到人的心理规律上去么?也正是因为如此,斯金纳的老鼠,桑代克的猫,巴甫洛夫的狗曾一度成为学界批评质疑的对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华生,最先利用正常人做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也就是著名的“小阿尔伯特”——一个孤儿院的小婴儿。他的实验非常成功,证明人类学****中存在的条件反射作用,实验结果名噪一时,也为华生带来的莫大的荣誉。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小阿尔伯特的长大,幼年行为实验所造成的创伤,使阿尔伯特受到极大的心理创伤,华生也越来越多的遭到质疑,最终被美国心理学会开除。时至今日,虽然实验技术与实验条件不断进步,针对人类被试的,可能造成心理生理伤害的心理学实验仍被认为是禁区:比如需要开颅的神经认知实验,或是针对婴幼儿的相关实验,仍需要由动物来代替;心理学界也将伦理原则作为心理研究的首要原则之一。烦恼二:“猜猜我在想什么?”这是一位心理学家遭遇的真实故事。一天,这位心理学家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思考问题,不小心违章驾驶。警察将他拦在路边,一边开罚单,一边颐指气使地说教训斥。当听说这位驾驶员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时,警察的眼神中突然透出了一丝惊恐,颤颤巍巍的问到:“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心理学家满脸疑惑地思考着警察提出的问题,僵持几秒中后,一脑门子冷汗的警察扔下罚单,战战兢兢地打发这位心理学家走了。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学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心理学家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其实这恰恰是心理学一直在努力追求,却从未达到的。心理学研究一开始就向往研究人类意识本身,从冯特开始,到佛洛依德,再到现在的神经认知科学,人类不断探索心理本身的过程中,也越发难以理解人类的心理;就算使用最先进的FRMI、ERP等新技术,也无法直接研究人类心理本身,也就无法弄清楚人类究竟在想什么,心理就好比是一个“黑箱子”。这也是作为心理学家最大的烦恼。既然如此,心理学家依靠什么在研究人类心理呢?答案是行为反应。科学家给予被试一个自变量,通过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动作反应到皮肤电位的变化,再到脑电波的形状,心理学家推知人类可能的心理活动,利用这些可能的心理活动推测接下来可能的行为反应。当然,这种推测和假设是建立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和任何科学一样,需要不断的被证伪和发展,保证这些理论假设额合理性。这些理论假设从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行为推知宏观心理,比如你的性格、能力、个性倾向性等,却无法对微观心理做出较为准确的推测。虽然在理论上,可观测到的相关行为越多,对心理的推测越准确,但人类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