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承德师专平泉分校校园局域网规划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9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承德师专平泉分校校园局域网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9/2/19 文件大小:4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承德师专平泉分校校园局域网规划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一、现状及需求分析 2(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现状 2(二)网络系统及业务需求分析 3二、系统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 3(一)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3(二)建设目标 4(三)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 4三、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二)网络系统接入设计及安全设计 51、交换模块 52、无线接入模块 63、广域网接入 64、服务器群 6(三)VLAN划分及子网配置 61、控制广播风暴 72、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73、增强网络管理 7(四)IP地址分配 8(五)传输及布线设计 101、流量测算 102、布线设计 103、施工要求 114、主要工程量 13四、设备的选型及配置 14(一)设备选型的比较 141、接入路由器性能指标要求 142、防火墙性能指标要求 153、核心交换机性能指标要求 154、汇聚三层交换机性能指标要求 16(二)系统配置方案 181、接入路由器配置方案 182、防火墙配置方案 193、核心交换机配置方案 204、汇聚交换机配置方案 215、计算机终端配置方案 226、说明 22五、总结 22承德师专平泉分校校园局域网规划与设计一、现状及需求分析(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现状承德师专平泉分校现拥有两座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各一座,教室60余间,办公室40间,作为平泉县拥有电教化实施较早的学校之一,目前拥有计算机教室3个,教学用计算机180余台,部分办公室拥有计算机终端及笔记本等终端若干台,目前科技楼内的计算机教室单独组成了局域网,教学楼及办公室的计算机终端并没有联网,只有个别电脑因查阅课件资料需要,能够以窄带拨号或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因此,该校的计算机等电子资源只能满足日常办公打字,无法实现联网办公、课件共享等信息化要求。(二)网络系统及业务需求分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办公无纸化的目标,学校拟搭建校园局域网,将教学楼、办公楼及科技楼的终端进行联网,从而达到能够联网办公、电子教学及课件共享等目标;同时为了适应教学发展要求,满足教师及学生在互联网上查询资料的需求,需将校园网接入至互联网,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学校网站及教学资源,网页及资源都通过架设在学校中心机房的应用服务器来实现;在没有计算机的教室增设信息点,同时为满足办公楼内会议室部分拥有无线网卡的移动笔记本接入互联网,在办公楼会议室内增设无线接入点,满足这部分终端接入校园网的需求。二、系统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一)网络系统设计原则网络系统的设计我们遵循如下原则:网络系统采用开放、标准的网络协议;网络系统要有足够的带宽和处理能力,不造成应用系统的“瓶颈”;网络系统要有一定的冗余,局部的故障不能造成系统瘫痪。网络系统要有足够的隔离与安全机制。网络系统要有多种网络接口,以适合不同的通信网络;网络系统要有足够的扩充能力,便于网络规模的扩大,同时有利于向新技术升级。网络系统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保证刚建立的网络系统不会因为技术落后立即被淘汰。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尽量利用原有布线系统及相关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二)建设目标网络系统搭建完成后,应能达到如下目标:互联网连接。校园网内电脑都应能访问国际互联网,便于领导、老师和员工浏览信息、查找资料和发布教学信息。信息共享。在校园网内的电脑能够分享信息,避免建立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利用率,增强教学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海量教学信息发布。能够将教学课件、视频或其他相关大容量资源在网络间进行发布,达到方便教学使用、编制课件、在线教学等目的。校园无纸化办公环境。网络环境搭建完成后,原有的纸面信息,如各种文件或资料等,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传递,减少了办公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无纸化的办公环境。(三)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特点:以TCP/IP协议为基础,以交换技术为核心,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本地又能与外界进行网络互通、共享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选用技术先进、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产品,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完全符合开放性规范,将业界优秀的产品集成于该综合网络平台之中;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作好准备。三、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二)网络系统接入设计及安全设计设计方案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模块、无线接入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服务器群。1、交换模块交换模块使用以三层交换为主的快速以太网技术构建。主干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具有高速、简单、稳定的特点。核心交换机位于科技楼二层校园网机房,至教学楼、办公楼的距离较近,因此采用多模光纤进行互联,两条主干光缆缆至两个教学楼二楼的中间位置与教学楼的汇聚交换机连接;一条至办公楼与办公楼现有网络及无线网络相接。在每个楼内新增一台汇聚交换机,用于汇聚大楼内各楼层内的二层交换机网络,各楼层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采用超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