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近代戏剧.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戏剧.docx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戏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jindaixiju近代戏剧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戏剧。以大家名作而论,成就不很突出。然而,由于近代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和旧民主主义时期戏曲改良方面来看,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传奇与杂剧创作中国的传奇和杂剧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已濒临衰亡时期。稍知名者,有黄燮清的《倚晴楼七种曲》。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珊,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所著除《倚晴楼七种曲》外,尚有《玉台秋》、《绛绡记》二种流传。《倚晴楼七种曲》中之《桃溪雪》著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演清康熙时耿精忠在福建谋叛,浙江烈妇吴绛雪遭难事。文词可观,戏剧排场无甚可取,然对当时剧坛有一定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陈撷芬《题〈桃溪雪传奇〉》说:“衣冠多少和戎辈,可有闲情读此书?”光绪三十年(1904)迦现《〈桃溪雪〉题词》说:“却敌安民代展筹,热心为国死方休。”可以看到在这个历史故事中寄托着一定的爱国思想。此外有李文瀚,字云生。安徽宣城人。著有《紫荆花》、《胭脂□》、《凤飞楼》、《银汉槎》四种传奇。杨恩寿,字蓬海,号坦园。湖南长沙人。著有《坦园六种》,包括《麻滩驿》等三种传奇和《桂枝香》等三种杂剧。《桂枝香》谱写同期小说《品花宝鉴》事。光绪初年,有陈□,字叔明,号潜翁。江苏阳湖人。著有《仙缘记》、《燕子楼》等十种。这些剧作艺术上多模拟因袭前人,追步蒋士铨等的后尘;思想内容缺乏时代特点,只是传奇、杂剧衰落时期的余波。戏剧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戏剧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展开,兴起了戏曲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提出法国的“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剧本,竟把一国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他也要“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我尽我自己本分的国民责任罢了”,表现了改良戏曲创作使之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明显倾向。他接着又陆续发表《新罗马》和《侠情记》传奇,《新罗马》取材意大利1849年独立时玛志尼、加里波的、加富尔三人的事迹。虽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实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宣传改良思想。《楔子》一出〔念奴娇〕说:“兴亡何限,救时端赖豪杰。”鼓动中国爱国志士,象玛志尼等,以民族精神、自由主义掀起革命,奔走流血,洗刷国耻,振兴中华。梁启超的三部传奇剧本,都没有写完。《劫灰梦》、《侠情记》只有1出,《新罗马》计划写40出,只完成7出。但是,他对利用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宣传新思想,起到了倡导作用。此后,他主办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又先后发表蒋观云《中国演剧界》、三爱(陈独秀)《论戏曲》等文章,宣传戏曲改良。光绪三十年(1904),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刊,以宣传革命为目的,特有异采。柳亚子在《发刊词》中说明创刊目的是“戏剧改良”,“以霓裳羽衣之曲,演玉树铜驼之史”,鼓动作家创作中国古代种族压迫的历史题材,“皆绘声写影,倾筐倒箧而出之。华夷之辨既明,报复之谋斯起,其影响捷矣”。同时宣传外国民族独立和沦亡的历史,“尽印于国民之脑膜,必有欢然兴者”。这时,在《新小说》、《新民丛报》、《二十世纪大舞台》、《绣像小说》、《月月小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