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
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0分)
1.(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2题)《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2010年1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6题)“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独尊儒术
,天下受命于天子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与天异者大乱
3.(2011年5月湖州二模17题)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②忠孝观念③等级观念④神道观念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1年4月宁波十校联考20题)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
“众治”取代“独治” D.“存天理,灭人欲”
5.(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6.(2011年2月温州一模16题)《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7.(2011年4月嘉兴二模15题)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
8.(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1题)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无为”思想 “天行有常”思想
“齐物”思想 “尚同”思想
9.(2010年1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5题)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
《天下郡国利病书》
“天下之大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10.(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14题)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11.(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7题)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春秋繁露》 《四书集注》
《焚书》《藏书》 《明夷待访录》
12.(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6题)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13.(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题)“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C. 道家     
14.(2011年5月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