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
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0分)
1.(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2题)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
2.(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21题)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
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
3.(2010年12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9题)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4.(2011年3月德州市一模12题)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
5.(2011年5月青岛市二模11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探索世界本源
6.(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55题)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人物最反对这一主张的是( )
7.(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2题)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
、道思想融为一体
8.(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3题)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此人应是( )
9.(2010年12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13题)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10.(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仁政”学说 “兼爱”思想
“齐物”观点
11.(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仁政”学说 “兼爱”思想
“齐物”观点
12.(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2题)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
,维护人权
13.(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5题)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14.(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9题)“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15.(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11题)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
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
A.“天与人不相胜”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